新聞透視》高風險不設限 「疫」碰到美國就轉彎?

爲避免國門第一線的疫情持續擴大,指揮官陳時中4日下午前往桃園機場視察並聽取簡報,陳時中表示,將桃機成立前進指揮所並派王必勝前來統籌。(陳麒全攝)

12月以來Omicron五大來源國

繼防疫旅館出現確診者後,機場清潔工及防疫計程車司機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一口氣增加四個本土案例,機場已成爲Omicron防疫的重要破口,顯然國內機場防疫措施做得不夠徹底。Omicron變異株比Delta傳染力增加33%,臺灣要守住社區,將病毒阻絕於境外,機場防疫標準應更爲嚴格。

去年11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就警告,新冠病毒變種Omicron有令全球感染率大增的高風險,各國Omicron確診個案每天新增數十萬例,美國一天確診案例甚至暴增百萬,以色列更率先全球施打第四劑新冠疫苗。

臺灣也在去年12月11日出現首起Omicron境外移入案例,隨着歐美學校放聖誕新年假期,境外移入案例越來越多,專家及縣市首長不斷疾呼境外移入者的7+7檢疫標準太寬鬆,但中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卻仍堅持己見,強調透過疫苗施打紀錄、PCR檢測等作爲就可防疫,但從防疫旅館陸續失守、本土病例再現等,可見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失控。

中央指揮中心爲管控病毒入境,依照各國疫情嚴重程度設有低風險、中低風險及高風險等三個等級,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大陸因疫情緊張就被列爲高風險地區,人員限制來臺,在臺旅遊的大陸民衆也被立即要求出境,甚至連在大陸的小明(陸配小孩的簡稱)也因此無法回臺與家人團聚或就學,雖被詬病沒有考量人性,但指揮中心卻標榜有效抵抗大陸病毒來臺。

而這波Omicron疫情,從境外移入確診者來看,去年12月至今主要來自美國、英國、哈薩克、加拿大及義大利、德國等地,這些地方都是Omicron疫情肆虐的國家,且美國確診案例就佔了3分之2,但指揮中心卻遲遲未將美國列爲高風險國家,陳時中的理由竟是「各國確診案例都很多,再區分是否爲重點高風險意義不大」!

難道疫情嚴重地區就不必管了嗎?美國的公衛政策採羣體免疫,未採積極防疫作爲且不限制出入境,而臺灣人口少採取的是清零政策,兩者不同,臺灣防疫政策怎會碰到美國老大哥就轉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日前研究指出,美國將在1月9日達到疫情高峰,平均7日確診人數將達到250萬,甚至500萬;這麼龐大的數字,臺灣若還不提高美國來臺者的防疫標準,任由民衆從美國入境,臺灣的防疫能量恐將抵不住高傳染率的Omicron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