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降醫界之怨 政院犧牲民衆利益

政院11月30日火速祭出補點值配套,把腦筋動至關乎民衆保費的安全準備金,實爲慷民衆之慨,降醫界之怨,補政策之無能。圖爲醫療勞權大遊行活動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醫藥界防疫有功,但在疫後迎來負面效應,護理人力大量流失,點值低迷,甚至許多人因不合理待遇而走上街頭,加上未被列入不分區安全名單,不滿聲浪四起,令執政黨備感壓力。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建議下,政院11月30日火速祭出補點值配套,把腦筋動至關乎民衆保費的安全準備金,實爲慷民衆之慨,降醫界之怨,補政策之無能。

經歷3年抗疫,醫藥界今年迎來曙光,卻因就醫反彈,前2季點值低下,面臨經營壓力。從上半年起,醫界就因「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MCPI)」的計算問題槓上政府,年底又有一批醫事人員走上街,抗議原因不外乎是人力不足、未獲防疫津貼、訴求三班護病比、要求提高待遇等。

各黨公佈不分區立委之際,作爲民進黨大樁腳的醫藥界,竟未被列入安全名單,甚至蔡政府國策顧問領軍的藥師公會全聯會,幹部、會員轉而支持在野黨。有醫師私下透露,綠營的醫界選票恐怕不會太好看,健保政策在民衆的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但是在醫療人員身上卻只有3成,醫界對給付條件、點值問題積怨已久。

選舉壓力下,執政黨陸續祭出補救配套,除護理師夜班費加成、100億爲醫事人員加薪,更在賴副總統「建議」下,提出2階段撥補點值配套,看似美事一樁,卻是挖東牆補西牆。

其中,護理師夜班費是從總額掏錢,100億加薪來自疫後特別預算,後年起由總額支應,而補點值配套,更是從挹注安全準備金的240億中,提取43.3億。

安全準備金不是私房錢,更不是選票提款機,與健保保費調不調否息息相關,若不足1個月,費率就面臨調漲壓力。執政黨不能爲選舉破壞制度,把腦筋動到尚無動支規範的財源,將健保會委員意見視爲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