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國際關係具有強大生命力(觀象臺)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爲世界提供機遇。”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再次向世界莊嚴宣示:中國共產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

其中,“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列,出現在中共最高領導人的講話中,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新型國際關係“新”在何處?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有非常清晰的表述: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和合作共贏。相互尊重是前提,即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公平正義是準則,即摒棄叢林法則,反對干涉別國內政,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合作共贏是目標,即秉持正確義利觀,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共迎挑戰,分享機遇。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實質上就是要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闢道路、創造條件。新型國際關係超越了近代以來西方主導的國際關係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有別於西方國際關係模式的新型國際關係,順應了時代發展進步的潮流,符合大多數國家的願望,因此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

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現實需要。近年來,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單邊主義霸權主義、集團政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更爲全球治理蒙上陰影。在此背景下,中國力挺多邊主義,疾呼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展現了大國擔當,尤顯難能可貴。

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是基於自身苦難經歷歷史教訓。在中國近代史上,因爲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曾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通過和平方式、以自身艱苦努力實現發展壯大,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宣佈永遠不稱霸,目的就是要超越“國強必霸”的西方邏輯

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欺負、壓迫、奴役過其他國家人民,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放眼未來,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着光明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