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見-還好,當代我們沒遺忘傳統

作品:當代傳奇劇場水滸108II:忠義堂》時間:2011年6月16日至19日地點:國家戲劇院

當代傳奇劇場《水滸108Ⅱ:忠義堂》創造了一幅極「潮」的視覺總體印象:嘻哈羣舞、搖滾節奏,華麗電玩版加浮士繪風的服飾裝扮,天崩地裂、涌泉奔流的蒙太奇影像,貝斯手直接登臺亮相演唱會五彩光束;加上非典型傳統身段,如老生綢子武丑跳彈簧墊、箭矢射掛燈,還有硬底子的傳統工底,跳門檻(居然可連跳二十餘下)、烏龍絞柱、朝天蹬射燕探海、吞火、矮子步……等。新舊混搭,古今合用,這堂戲如何繽紛耀目炫奇展技,可想而知。

習慣於當代傳奇劇場「視覺系風格觀衆,對上述這些手法應不覺訝異,此次,也不致批評太過譁衆取寵。關鍵在於,雖有「搖滾京劇」煽情看板,但《忠義堂》骨子裡試圖說的是草寇英雄的內在衝突與其悲劇;這可從視覺主調水墨書法意趣,到編劇張大春填寫的唱詞內蘊的人文情致看出。儘管通篇熱門音樂演唱會節奏,忽而羣舞,忽而獨吟,一陣肅歛,繼而一陣暴衝,冷熱交替,催激着觀衆感官,來不及細剖唱詞對白意涵無法辨明梁山頭子宋江其人其謀如何左右了梁山故事,一陣目不暇給中,戲落幕了──故事沒能看得明白,但絕不沈悶呆板。這或許也是偶像效應,看到一羣少年家,在吳興國領導下,一如當年《慾望城國》般拚搏演出,我們會低頭思過──看不懂的部分,回家自己補功課

從《水滸108》首集到此次《忠義堂》劇情結構問題依舊,既要顧及傳統摺子,又要重新架構情節,結果是顧此失彼。張大春的唱唸詞文俱意境高悠,但少了劇本語言直白之趣,若非熟稔《水滸》故事,很難建立人物分明形象,並瞭解其深沈伏筆

《忠義堂》最重要一場戲應屬〈羅天大醮〉,宋江與前頭子晁蓋的陰陽對話,回溯了宋江改「聚義廳」爲「忠義堂」的前委,說明了宋江與晁蓋不同領導風格,但晁蓋忽然出現,沒有前緣,亦無後續,一番對話成了宋江內心話語,延續第四場〈潯陽樓〉獨白而已。第五場〈三打祝家莊〉也是傳統重要出頭,但爲何打?如何打?如何破?三面撲克牌寫着「一打」、「二打」、「三打」,亮相完了,戲也收了。第八場〈大名府〉與盧俊義亮相的時間比〈三打〉還短。最後,〈菊花會〉預見了梁山泊內部分裂的悲劇下場,但結構因素,所謂官府派與綠林派因出身背景不同各有選擇,在短暫對罵,隨之慷慨激昂進入羣舞──據說,等到《水滸108Ⅲ》會豁然開朗──後,只剩李逵那句「招安,招安,招甚鳥安」終於讓人聽個明白:原來宋江是招安派。

傳統京劇演繹《水滸》也無法完全按小說章回走,林沖、魯智深各有出頭,《武十回》、《宋十回》也無法說通到底。周華健的曲與張大春的詞密合度遠勝於首集,《笑英雄》大概是最令人動容的成功示範。但也由於搖滾樂音牆之故,上半場唱曲音色被擠壓到不忍卒聽,下半場傳統伴奏與聲腔終於貼合,果然彰顯皮黃聲腔與傳統樂器命運共同體之必要。但傳統鑼鼓與搖滾打擊互搭,用在史文恭與盧俊義雙打一段,又是無比精彩。最終,我們仍願給予上海戲曲學院、文武場,當代傳奇衆好漢們以及搖滾樂手掌聲。終歸有傳統作底,搞新就有個理由;搖滾也好,蒙太奇也好,看不懂就回家作功課,並不枉《水滸》一回。

新藝見』由中國時報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策畫,每隔週日於〈旺來報〉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