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心悸頻發打斷工作 3D定位心臟電燒術擺脫心律不整

電燒術過程中醫師會參照電生理訊號,X光圖及電腦3D重建圖來找出病竈的位置。(恩主公醫院提供)

3D定位將蒐集到的電生理訊號重建成立體3D圖像,圖片可以看到在右心房的及右心室的影像,以及導管在心臟的相對位置,粉紅色點爲燒灼的位置。(恩主公醫院提供)

42歲林先生上班期間常會有心跳加快,伴隨胸悶全身疲累的症狀,症狀斷斷續續,不得停下手邊工作休息,多數時候休息十幾分鍾到半小時就會好轉,但最近發作卻持續1小時以上,就診後發現是「陣發性心室上頻脈」,由於林先生不願中斷工作,最後選擇接受3D立體定位心臟電燒手術治療,有效改善心悸與胸悶。

心律不整藥物治療爲首選 效果不佳可考慮電燒術》

恩主公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修銓指出,陣發性心室上頻脈屬於心律不整,病患心房周邊區域較正常人多出一條迴路,導致心臟電氣傳導產生迴圈,放電頻率增加,心跳升高至每分鐘150下,進而導致心悸、不舒服等症狀。

李修銓說,當病人確診是心律不整後,首先應以藥物治療,當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無法接受藥物副作用,或發作症狀嚴重影響工作時,電燒也可以是病人的首選,以陣發性心室上頻脈而言,成功電燒不復發機率達90%。

術中3D定位更精準 降低所受輻射量》

李修銓表示,電燒手術是在病人鼠蹊部開出筆尖大小的口,將導管從血管延伸到心臟,把多餘迴路燒掉,使心悸不再發作,多數人看到電燒心臟會怕,但電燒溫度會控制在60℃ 以下,造成組織受傷範圍約只有10mm,幾乎不會影響心臟肌功能。

不過,手術會放數根導管道在心臟區收集心臟的電生理訊號,傳統需靠X光定位導管的位置,隨着科技進步,目前可透過3D定位工具輔助手術,將導管蒐集到的電生理訊號重建成立體3D圖像,讓手術更精準,也減少輻射量。

李修銓提醒,民衆若有偶發性心悸,心跳加快、心跳不規律,或伴隨胸悶頭暈或者是喘,建議儘早就醫,醫師會詢問發作的頻率、可能的誘發因子,若是能記錄症狀發作時的心跳速率,或血壓的變化,對醫師診斷和檢查將有一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