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胸悶 小心是自律神經失調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俞旻體醒,自律神經失調常伴隨工作壓力生活作息失調,是年輕上班族常見的症狀。(徐養齡攝)

竹科1名女主管常因胸悶導致失眠,四處求診做了各種檢查仍找不出病因,最後才驚覺陷入自律神經失調的病竈中。醫師認爲,自律神經控管各器官,常因壓力大、作息失調造成連鎖不適,尤以30、40歲上班族是高峰羣。

時常覺得胸悶、心悸、失眠,卻找不出得了什麼病?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俞旻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常讓患者誤以爲罹患心臟、腸胃疾病,做了檢查仍看找不到病因,陷入有病無藥醫的恐慌。

他說,自律神經控制身體各器官,如心跳、血壓、腸胃蠕動等,若長期受到壓力,就有可能出現失衡的情形,造成情緒焦慮、失眠、頭痛、心悸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過度換氣而暈厥。

劉俞旻表示,來心臟內科求診的年輕病患中(約30歲上下),有4成以上是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其心電圖顯示正常,也未出現典型心絞痛症狀,追問生活模式發現大多數患者工作壓力過大,或長期作息失調。

劉俞旻指出,竹科人做2休2、輪夜班,導致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另外性格體質較敏感的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高風險羣,就診時雖可以輔以藥物治療,但若不從調整生活品質下手,病況難以改善。

「靠藥物無法根治!」劉俞旻強調,有的患者四處求醫找不出病因,最後只好求神問卜尋求心靈調適,其實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只要改善生活步調嘗試調整工作壓力,維持每天約30分鐘的運動習慣,使身體主要系統活動力增加就能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