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憲春: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與發力點
題記:2022年3月15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第60期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CEO)。圍繞“兩會解讀與中國經濟前景”主題,邀請到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南南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北大國發院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北大國發院院長、南南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北大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盧鋒,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金光講席教授、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共五位重量級經濟學者帶來深度解讀。本文根據北大國發院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的主旨演講整理。
我今天談一談中國經濟增長的目標和發力點,主要圍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我認爲5.5%的經濟增長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既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也是一個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我們需要爲此採取一系列的努力措施。
5.5%經濟增長目標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在我看來,在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甚至還多點散發的客觀情況下,上述三個方面的考慮都着眼於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與此同時,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這一目標的設定也是爲了與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
我認爲,5.5%是“三個銜接”的經濟增長目標。
一是與“十三五”時期前四年的經濟增速相銜接。“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爲6.5%以上。“十三五”時期前四年,也就是2016年到2019年,GDP增速分別爲6.8%、6.9%、6.7%和6%。顯然,在實際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增速呈回落走勢,特別是2019年經濟增速已經回落到6%。因此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和“十三五”時期前四年的經濟增速相銜接的。
二是與近兩年疫情衝擊下的年均經濟增速相銜接。2020年中國經濟受疫情嚴重衝擊,GDP只增長2.2%。由於基數很低,2021年GDP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因此,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也是與近兩年GDP平均增速相銜接的。
三是與“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相銜接。“十四五”規劃綱要並未明確給出“十四五”時期GDP具體增長目標,而是要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增長目標。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有助於維持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符合“十四五”規劃關於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的原則要求。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因此,5.5%的經濟增長目標也是與2035年遠景目標相銜接的。
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世界經濟在運行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新情況,我國國內經濟運行也存在許多偶發性和不確定性。因此,逐年確定GDP增長目標可以做到更加精準,更有針對性。2022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既符合當前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現實需要,也符合“十四五”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的原則要求。
2035年遠景目標中提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爲了實現這一目標,當前最重要的仍是將蛋糕做大,即便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我們仍然要付出努力推動經濟增長。
挑戰性
總體來看,我國經濟當前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均強調了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並非輕易就可以實現。
從需求角度看,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淨出口需求都存在挑戰。
第一,消費需求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5.4%,不僅貢獻大,而且一舉扭轉了2020年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爲負的不利局面。
儘管如此,當前消費需求增速距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2020年和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兩年平均名義增速爲5.7%,實際增速爲4%,比2019年分別降低2.9和1.5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增速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與居民收入兩年平均增速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有密切關係,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此外,疫情期間居民收入的平均數和中位數之間差距拉大,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擴大。這說明低收入羣體的收入增速低於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速,特別是低於高收入羣體的收入增速。一般而言,低收入羣體的消費傾向高,這部分羣體收入增速較低,自然不利於提升消費需求增速。
第二,投資需求表現較弱。2020年二季度,投資需求對經濟恢復發揮了主要拉動作用,但從2021年一季度起,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漸減小,對2021年全年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13.7%,不僅遠低於消費需求65.4%的貢獻率,也低於淨出口需求20.9%的貢獻率,在三大需求中貢獻率最低。其中,2021年四季度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11.6%,這是歷史上少見的情況。
因此,2021年投資需求較弱。投資需求較弱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得非常快。2021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4%,低於全部投資4.5個百分點。2020年和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0.6%,比2019年低3.2個百分點,與疫情前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回落。2021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增速從3月份開始持續了10個月的回落,從2020年的表現最好變成2021年的投資拖累項。
說到固定資產投資,我們重點關注三大領域投資,製造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這三大領域投資佔整個投資的7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投資的走勢。2021年,上述三大領域投資中,只有製造業投資明顯向好,增速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都不盡如人意,對整個投資形成拖累,直接導致投資增速的回落。
第三,淨出口需求面臨較大壓力。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到2021年年底,淨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突出,2021年貢獻率高達20.9%,但2022年淨出口需求面臨較大壓力。一方面發達國家生產逐漸恢復,供需缺口收窄,對我國出口高速增長的支撐作用可能減弱。另一方面從貿易競爭國來看,隨着之前遭受疫情重創的一些新興國家生產逐漸恢復,我國對發達國家的出口份額有一部分將轉移至這些貿易競爭國。此外,由於2021年的基數比較高,2022年我國出口增速很可能會回落。這一點從3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已經能夠看出來,與2021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速明顯回落。
從生產角度看,有幾個行業值得特別關注:一是製造業。2021年一季度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8%,四季度增長3.1%,增速回落了23.7個百分點;二是建築業。2021年一季度建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8%,四季度下降2.1%,增速回落了24.9個百分點;三是房地產業。2021年一季度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4%,四季度下降2.9%,增速回落了24.3個百分點。如果把上述這些數據串聯起來我們不難看出,隨着製造業、建築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回落,我國的供給面臨着挑戰和壓力。
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中國GDP在2000年超過10萬億元,在2012年超過50萬億元,在2021年超過110萬億元。在2021年GDP110多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在2012年GDP50多萬億元基礎上增長2個多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在2000年10多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1個多百分點的增量。即使剔除價格因素,在2021年GDP基礎上增長1個百分點的增量,也相當於在2012年GDP基礎上1.8個百分點的增量,在2000年GDP基礎上增長5個多百分點的增量。
因此,5.5%的經濟增長目標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多點散發的背景下,這是一個十分積極並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增長目標。
着力點
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看,2022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比去年全年加快7.3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增長20.9%,有望繼續爲2022年投資增長做出重要貢獻。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1%,比去年全年加快7.7個百分點,有望繼續企穩回升。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7%,比去年全年回落0.7個百分點。近期多個城市陸續推出降低按揭貸款利率加點、下調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等措施,房地產開發投資在今年可能會扭轉去年增速持續回落的態勢。
從生產角度看,首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步回升。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佔比超過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工業增加值中的佔比超過90%,所以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部分。2021年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到達全年低點,10-12月的增速分別3.5%、3.8%和4.3%。今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進一步回升,達到7.5%。儘管2021年三季度發生了諸如汛情、電力短缺、煤炭短缺、芯片短缺等偶發性因素,在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之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呈現出恢復跡象,未來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將保持良好的勢頭,爲經濟增長提供支撐。
其次,建築業增加值增速有望回升。2021年建築業增加值增長2.1%,比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低6.1個百分點,其中三、四季度建築業增加值同比分別下降1.8%和2.1%。但隨着今年1-2月份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好轉。一季度,建築業增加值有望在上述利好因素帶動下恢復正增長。
再次,從服務業角度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新經濟新動能的代表性行業。2017-2019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即便在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時候,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明顯下降,該行業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且保持逐季回升態勢。隨着疫情好轉,該行業的增速逐漸提高,2021年該行業增加值增長17.2%,對第三產業增加值和GDP增速均起到重要拉動作用。預計該行業在2022年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爲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此外,還有諸如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等行業受疫情衝擊較大,隨着疫情好轉將得到恢復。
因此,無論是從需求的角度還是從生產的角度看,通過正確而持續的努力,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完全有可能實現。
爲進一步促進消費需求的恢復,長期來看,應注重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短期來看,應從保就業入手,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
爲促進投資和生產,應注重保市場主體,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爲保障淨出口需求的穩定,可以多措並舉穩定外貿:一方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利用我們網絡銷售、電子商務等一系列新模式推進外貿增長。儘管淨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我們還是要盡力採取多種措施穩外貿,避免增速回落太快。
整理:文展春 | 編輯:王賢青、 白堯
相關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