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國家公園計劃檢討 分區界線調整公告實施

雪霸國家公園位置及現行計劃範圍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巫靜婷苗栗傳真)

雪霸國家公園計劃第三次通盤檢討,計劃整體範圍面積縮小至7萬6547.08公頃,經數位化分區更加明確,部分位於園區邊緣原住民保留地,基於土地使用一致性予以畫出,解決計劃邊緣與環山地區民衆長期衍生的土地爭議,避免土地使用法令模糊,民衆無所適從。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林文和指出,國家公園計劃每5年通盤檢討1次,進行分區調整人民陳情案件討論,雪霸國家公園計劃自1992年發佈實施,分別於2003年、2013年完成第1、2次通盤檢討,第3次通盤檢討於今年3月內政部會議通過,10月獲國發會支持由行政院覈定,12月16日公告實施。

林文和表示,今年通盤檢討計劃範圍經數值化計算,取代以往是用5萬分之1的地形計算面積,面積算得比較精確,但實質空間範圍沒有改變,主要是讓分區界線更加明確,增進民衆在土地使用的一致性,同時避免法律適用的模糊空間。

雪霸處指出,佳仁山生態保護區局部依樂山林道調整分區線,以符道路使用現況武陵地區、四季郎溪、小雪山等一般管制區桃山瀑布步道特別景觀區、雪見遊憩區及園區整體範圍,參考使用現況及地籍線,重製調整。

四季郎溪一般管制區,部分位園區邊緣的原住民保留地,基於環山地區民衆土地使用一致性予以畫出。林文和說明,以往環山地區民衆土地使用,常不確定是在國家公園內還是外,未經許可的開發行爲涉犯《國家公園法》,釐清管制區界線,可讓民衆有所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