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時間太緊張! 教育部:放寬至學期結束後2周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劃審議成果發表會」今日在臺北舉行。(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面對108 新課綱對高中教育以及升學制度帶來的改變,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已上路一年多,但許多高中師生反應上傳時間趕在期末考,壓力太大,希望放寬上傳容量限制。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今(12日)指出,目前教育部已研擬延長至學期結束後的2周,以舒緩學生上傳壓力,另外,也強調,各校教師不應要求學生把上傳件列爲KPI指標。
教育部今年7月至10月,委託臺大社會系舉辦50場公民審議會議,希望藉由公民審議的形式,讓全臺不同地區、不同身分的學生、家長,都能針對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發表他們的意見。
經過公民審議討論以後,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10項建議,包含,放寬容量限制,提升系統穩定性;延後上傳期限,保留充裕的學習時間;尊重學生自主性,不強制上傳檔案;改善教師員額不足,增辦新課綱研習課程;提升學生資訊能力,補足各校硬體設備;教師認證強調真實性,不必過度介入內容;大學提供準備指引,重視學習歷程檔案;提供課程學習成果準備建議,加深高中與大學對話;改善資源不平等,呈現多元地方特色;深化新課綱精神,避免僅落入升學的功利思維。
▲教育部研擬延長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時間。(圖/記者林敬旻攝)
彭富源對此表示,未來將與大學端一起合作,依學生需求、課程差異,研議提供不同的呈現方式建議,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累積,最後是否產出作品並上傳則尊重學生意願,國教署也將會持續辦理教師研習來協助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即可讓學生累積學習成果及辦理課程學習成果分享活動,並與大學端合作研議提供呈現方式建議。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儁章也強調,現行考招制度於「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書面審查即有備審資料,111學年度並沒有改變現行個人申請相關書審面試規則,也未改變個人申請總成績的學測成績佔比。但111學年度個人申請增加可以從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勾選資料,製作備審資料的選擇,藉此對備審資料進行數位化、系統化、認證化的優化改良,並提供教師對資料認證與學生每學期定期上傳機制。但是也同時保留現行用PDF檔上傳的作法,所以高中端應尊重學生是否選擇運用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準備備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