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堅決反對個別地方採取斷路的模式“封村”

防控末梢,成敗看基層”。2月8日下午,在廣東省政府第十四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省農業農村廳長顧幸偉如是說。農村地區不僅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區域,也是抗疫時期保障市民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的中堅力量。本次發佈會介紹了當前廣東農村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的工作進展,東莞、江門湛江地市基層領導應邀出席,分享各自“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負責”的抗疫經驗。

超1300家農企加入“保供 穩價 安心”平臺

顧幸偉介紹,目前全省農業農村部門正全力確保市民“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保障。就在前不久,廣東及時下發了相關緊急通知文件,組織部署各地加強統籌領導。“我們切實保障蔬菜、肉蛋奶等糧食供應,積極推進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產銷銜接、市場調控、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落地”,顧幸偉說。

與此同時,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廣東農產品採購商聯盟發起“保供、穩價、安心”行動倡議,並搭建起廣東農產品“保供 穩價 安心”行動網絡平臺。顧幸偉介紹說,目前已有超過1300家企業入駐,涵蓋省內外大型農業龍頭企業、規模種養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商超、加工流通企業、電子商務和餐飲連鎖企業等領域,成爲廣東農業農村抗疫、保障農產品平穩供給的重要力量。

此外,廣東相關通知還明確,飼料獸藥、動物防疫物資屠宰生產企業屬於涉及羣衆生活必需、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可以提前按規定復產

擬發證明解決疫區企業運輸問題

廣東是養殖大省,也是飼料大省。顧幸偉表示,疫情當前,廣東的養殖與飼料市場總體平穩,但依舊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在於養殖飼料消費市場需求較爲低迷,飼料運輸受阻。顧幸偉稱,“有些村子和地區採取封閉性管理,使得飼料、種苗在運輸末端遇到困難,目前正在協調解決。”他表示,由於當前各地區的飼料消費以家庭消費爲主,其他類型消費嚴重下降,消費市場低迷的狀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其次,飼料銷售方面也存在困難。顧幸偉表示,一般在春節期間,大型養殖企業的飼料備貨量不會超過7天,而小型養殖企業往往只儲備了2-3天的用量。“現階段企業復工復產時間延後,飼料供應就會跟不上”。他表示,省農業農村廳已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將飼料生產企業的復產復工與食品生產企業同等重視,作爲保供必需企業迅速復工。同時,在運輸環節給飼料生產企業開“綠燈”。“現在廣東的飼料生產企業開工率達到62%,飼料產能也達到75%,基本上可以滿足全省養殖企業需求”。

顧幸偉透露,目前較爲困難的還是位於疫情重點地區的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和種苗企業,運輸受阻嚴重。對此,省農業農村廳採取了兩個解決辦法:一是給上述飼料和養殖企業發放“民生保供企業資質”證明,以緩解運輸問題;二是讓在疫區辦廠的企業列出受阻產品清單,以請當地部門協調解決。

廣東農村封閉管理不是“封村

前不久,《廣東省農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封閉管理,嚴控人員”。顧幸偉在發佈會上表態稱,“農村採取的是‘封閉管理’,而不是‘封村’。”他表示,這並非不允許任何人進出,而是指在村口設立關口,加強外村人員進村的登記、測溫、造冊,以及發放口罩等,減少人員聚集、扎堆。村民如有必要出村的,沒有限制。

顧幸偉解釋稱,“封閉管理,嚴控人員”是一種主動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疫情傳播的可能性。他說,最近自己跑了十多個農村發現,目前廣大農民羣衆的防疫意識非常強。“大多數村在路口設立了關卡,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好”。

顧幸偉強調,封閉管理“不是斷絕所有物資的運輸,更不是斷路”。他稱,目前尚未出現哪一個村子,因爲封閉管理而影響羣衆生活的,“我們堅決反對個別地方採取斷路的模式‘封村’”。

港澳農產品供應肯定有保障

近期,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了加強口岸管理的措施,是否會影響廣東農產品供給港澳?對此,顧幸偉明確迴應稱,目前廣東農產品對港澳的供應完全可以放心,只要港澳不“封城”、不斷掉運輸交通,供應肯定有保障。

顧幸偉介紹說,根據目前調查情況來看,廣東的300個供港農產品基地貨源充足,果菜蛋奶糧油供貨正常,唯一有一點供應緊張的是豬肉。他表示,往年廣東每天供港4000頭活豬,供澳500頭活豬。自去年發生非洲豬瘟後,供港澳的豬肉量有所下降,“活豬供應量大概下降一半左右。”

今年1月份,廣東供應港澳的豬肉量已經回升到了80%多,其中有3000多頭活豬供港,300多頭活豬供澳,基本滿足港澳居民的日常所需。

顧幸偉表示,雖然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了管控措施,但對於八類人羣是豁免的,其中包括運輸農產品的大貨司機和配送人員,“供港產品的供應通道是暢通的”。

顧幸偉還表示,目前根據判斷,廣東農產品供應港澳充足,唯一的變數在於某些地方宣佈“封城”,“這就有可能人爲製造緊張而引起恐慌,導致供應緊張、囤積居奇等現象出現”。但他肯定地稱,只要港澳不“封城”、不斷掉運輸交通,農產品供應肯定有保障,請大家放心。

一號樓工作室出品

統籌:南都記者 莫郅驊

採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張伊欣美蘇

攝影:南都記者 譚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