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奏響時代強音 2018年華鼎電視劇百強榜單發佈
百強前三
本站娛樂10月9日報道 經過長達數月的緊張籌備,第24屆華鼎獎電視劇百強榜單在京揭曉。由李駿、白濤執導,陳數、雷佳音、李光潔等主演的《和平飯店》以847.45的總分折桂。《莫斯科行動》、《最美的青春》、《延禧攻略》和《風箏》分列第2至第5位;《歸去來》、《戀愛先生》、《美好生活》、《愛國者》和《面具》則躋身前十。2018年,華鼎獎百強登榜劇作在觀衆口碑和收視率方面,均有上佳表現。
“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羣衆,是現實主義創作思想在當代語境中的題中之義。”彰顯對應的時代特徵,反映真實社會情況,不僅是電視劇的藝術本質之一,更是其重要的文化使命。
從《和平飯店》劇中的多國角色博弈,到《莫斯科行動》中的異國查案;從《最美的青春》中的年輕人拓荒造林,到《風箏》中共產黨員對信仰的堅守,再到《愛國者》中地下黨人的蛻變和成長……榜單中的多部近代歷史題材劇作,雖風格不一、背景不同、時代相隔,但仍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同一個愛國主題,用藝術的形式傳遞了同樣的正能量,帶有鮮明的中國氣質和相應的時代特點。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間,中國人民不懈奮鬥、與時俱進,用勤勞、勇敢、智慧書寫着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而電視劇本身擁有着廣闊的受衆面、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無論是回顧往昔還是展現當下,優秀的國產劇作都應當爲我們的社會點亮一盞思想的明燈,爲電視劇觀衆留出一片精神的家園。
因此,第24屆華鼎獎電視劇百強榜的調查問卷中,評價體系不僅涉及電視劇故事情節設置的臺詞的流暢性和合理性、演員的服裝造型、道具佈景及特效,更重視劇作的新穎性和合理性,以及電視劇的思想境界和收藏價值等諸多方面。排名第一的《和平飯店》,正是憑藉其在觀看價值和觀衆口碑兩項分值上的遙遙領先,最終在榜單中拔得頭籌。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以人民爲中心”這一重要命題的豐富內涵作了深入的闡述,其中,電視劇創作甚至文藝創作也同樣需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而深得百姓喜愛的劇作,往往以我們身邊常見的小人物作爲主要角色,這些觸手生溫的現實質感,能讓很多屏幕前的觀衆產生如在左右的親切感和濃烈的角色代入感。
從華鼎獎的百強榜單中不難看出,電視劇中的現實主義相關題材大約佔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其中,羣衆喜聞樂見的法制題材和留學題材也再度成爲榜單熱門元素。
曾幾何時,隨着大衆文化的興起,一部現象級長篇室內劇《渴望》,讓觀衆深度沉浸在劇中“劉慧芳”的艱難抉擇中。自此而後,能夠深刻揭示生活哲理、深入體察人民情感和生活的電視劇題材,便成爲了一種文化潮流和藝術自覺。本屆榜單中同樣不乏這樣的劇作:《歸去來》聚焦當代留學生羣體,全景展現了今天海外留學生活;《陽光下的法庭》則以司法改革爲背景,描繪了一個具有法治理想和法治情懷的司法工作者的生活故事圖景。正是這些劇作,讓每個電視劇觀衆都能化身劇中角色,切身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身臨其境般體驗生活五味,同時感慨這種讓普通人生煥發出奪目光彩的藝術力量。
貼近羣衆 大衆口碑成就百花盛放
華鼎獎創辦於2007年,先後涉足公衆形象測評和電影、電視劇、音樂、綜藝等領域,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獎項,被中外媒體譽爲“全球觀衆口碑大獎”。今天,第24華鼎獎入圍百強榜的電視劇作同樣基於觀衆口碑遴選而出。首先,組委會先行篩選出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在大陸地區各電視臺、網絡平臺播放的電視劇;第二步,由專業媒體評委通過投票的方式,從海量劇作中選出100強電視劇;最終,組委會將通過電話和網絡兩種問卷調查方式,在電視劇觀衆中對100強電視劇的基礎要素、觀看價值、觀衆口碑三方面要素進行調查評比,最終產生百強名次。
電視劇產業的發展也同樣帶動着觀衆審美的提升——從最初的狂熱追星、囫圇吞棗,到今天對人物、劇情、細節、演技等都精挑細選和精準評價。從本屆華鼎獎的調查數據來看,製作精良、風格凝重、思想性強、內容深沉、老戲骨主導的電視劇更能得到觀衆肯定;反之亦然,在榜單中墊底的《甜蜜暴擊》改編自韓國漫畫《狂野少女》,以體校正則學院爲背景,講述了因格鬥競技而結緣的年輕人們共同成長的勵志故事,雖播放量相對較高,主演的人氣和顏值也同樣在線,但劇中尷尬的臺詞、演技及場景設置,最終無法挽救被吐槽的命運。
促進交流 發展樹立大國文化自信
作爲一種典型的大衆藝術表現形式,電視劇已經用時間和事實證明,只有貼近時代、貼近生活和貼近羣衆的劇作,纔會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終站穩腳跟,在電視劇觀衆樹立起不倒豐碑。但目前,由於文化背景、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等方面的不同,我國的電視劇原創能力較弱,同國外的優秀劇作相比,我們的國產劇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成熟且經受住了市場檢驗的電視劇類型仍屈指可數。
從2007年成立至今,華鼎獎旨在通過中國觀衆的意見,促進中國與世界五大洲的文化交流,促進中國優秀文化與多元文化融合,表彰世界影視、音樂從業者的成就,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