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23年土拍收金1179億,越秀創下全市樓面價最高紀錄

廣州2023年的最後一場土拍角逐激烈,海珠區拍出全市最高單價地塊。

12月29日,廣州共出讓3宗地塊,總起始價116.9億,最終攬金125.3億,總出讓建面40.55萬平米。

本輪最熱門的是海珠區琶洲西區地塊,被越秀地產以總價22.7億拿下,樓面價達到75669元/平米,溢價率58.7%。這不僅是今年廣州溢價率最高的涉宅地塊,也成爲全市首宗樓面價突破7萬/平米的地塊,躍升廣州樓面價TOP1。

若扣除配建,該地塊可售樓面價約8.5萬/平米,成爲全國樓面價TOP5。此前,廣州的最高單價地塊由廣州城投在2020年3月創下,當時的樓面價是64576元/平米。

海珠琶洲西區地塊的競拍過程也異常激烈,創下廣州今年曆時最久的一場土拍。共有珠實、招商、越秀、保利、華髮、中海、建發、國貿、金茂9家央國企報名,在正式開拍前,就已經有10輪競價,最終經過5個多小時、85輪的競價,被廣州國企越秀地產收入囊中。

該地塊佔地2.37萬平米,計容建面3萬平米,掛牌起始價14.3億,起拍樓面價47670元/平米。地塊自身素質十分優越,位於互聯網創新聚集區琶洲西板塊,周邊聚集了大量的總部企業,且地塊靠近8號線及18號線交匯站磨碟沙站,景觀資源優越,南側可一線望江景。

目前其周邊均爲高端改善樓盤,緊鄰的新盤琶洲·樾,目前銷售均價12萬-14萬/平米,項目已經接近清盤。與地塊鄰近的琶洲南TOD項目,均價也維持在14萬/平米左右。

本次土拍中的海珠新滘西路以北地塊被中建信合(中建五局旗下地產平臺)以總價19.8億,樓面價37056元/平米拿下,

另一宗荔灣東沙國際商貿港片區地塊則被立白+保利發展以底價競得,地塊總價約82.8億,樓面價25713元/平米。

海珠新滘西路以北地塊曾在今年9月掛牌後因故終止出讓,如今重新上架。相比於首次掛牌,此次的起拍總價降低了1億,佔地2.04萬平米,計容建面5.35萬平米。

荔灣東沙國際商貿港片區地塊則是此輪推地中起拍價最高的土地,佔地9.25萬平米,計容建面32.2萬平米。

自今年底取消地價上限後,廣州的土拍市場熱度分化加劇,核心區域優質地塊遭遇激烈爭奪,但其他區域的地塊則出現延期、終止出讓。

12月22日,在廣州取消限地價的首拍中,黃浦區圖書館北側地塊的競拍過程表現平淡,僅三輪出價後便結束競價。該地塊被保利以39.8億拿下,摺合樓面價24588元/平米。

同日,白雲區和花都區的兩宗地塊則分別終止出讓和延期出讓。三日後,花都體育中心西一地塊則由保利發展以約5.67億的底價拿下。

12月28日,天河區世界大觀二期地塊經過越秀、保利、華髮3家房企的爭奪,被越秀地產以43.93億元總價拿下,摺合樓面價44830元/平米,溢價率7.3%。

原定於29日出讓的另外3宗地塊,位於天河區和白雲區,則分別終止和延期出讓。

本輪土拍結束後, 廣州也完成了2023年的土地出讓。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廣州今年共成功出讓43宗涉宅用地,合計出讓規劃建面596.9萬平米,合計成交出讓金1179.5億元。

在成功出讓的地塊中,有11宗封頂搖號,1宗高溢價成交,28宗底價成交,3宗低溢價成交。拿地房企仍以國央企爲主,其中保利發展、越秀地產、華潤置地等房企拿地宗數居前。

今年成交的地塊中,也出現了多宗高單價地塊。在廣州樓面價TOP10地塊中,2023年成交的土地佔據4宗,分別位於海珠和天河。

今日成交的海珠區琶洲西區地塊排名第一;員村一橫路地塊排名第三,由佛山南海雅置+保利競得,排名第三,樓面價57281元/平米,總價21.86億;中鐵建拿下的天河牛利崗北街地塊排名第五,樓面價52714元/平米,總價59.8億;中海競得的海珠上涌果樹公園北側地塊排名第六,樓面價52192元/平米,總價127.9億。

中指研究院廣州分院研究主管陳雪強表示,從此次土拍熱度來看,房企對於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給予十分高的溢價,尤其是取消限地價後,房企對於優質地塊的競拍會更加激烈,擁有一定資源優勢且具備打造高端產品地塊更是受到房企青睞。這也與近幾年廣州高端產品去化提升顯著,豪宅產品去化效果較好有關,從而堅定了開發商趨於拿市中心核心優質地塊的信心。

對於今年廣州土拍市場的整體表現,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指出,今年廣州土拍市場從年頭到年尾都是高度分化,以核心區爲代表的熱門地塊要麼搖號要麼地價創新高,普通地塊以低溢價/底價成交爲主,冷門地塊則逃脫不了終止出讓和流拍的命運。

今年以優質地塊爲主的成交結構,將有助於廣州樓市在動態發展中“去庫存、調結構”,促進市場供求關係恢復平衡,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