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農業界臺積電 中研院士將堆肥推成兆元產業

科技部補助中研院楊秋忠團隊研發「創新快速處理技術」。(圖/記者邱倢芯攝)

記者邱倢芯/臺北報導

科技部部長陳良基上任後便積極地推動價創計劃,希望能帶動教授技術創業的新風潮;今(25)日則宣佈第一個計劃成功案例,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所帶領的「創新快速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創業團隊,研發出獨門酵素分解技術,可有效地縮短有機廢棄物(堆肥)的處理時間,從長達3個月縮短至3個小時即可完成。

楊秋忠也將藉由此一技術成立「地天泰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瞄準 環保商機,站穩臺灣每年臺幣72億元市場,並切入新臺幣1兆元規模全球有機廢棄物處理市場。楊秋忠表示,希望地天泰能成爲農業界的臺積電。

此一酵素分解技術現也已成功獲得國內鑽石生技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完美集團(Mega Investment Group)、富邦創投,以及臺新金控等投資人共新臺幣3億元的投資資金,創下了科技部科研成果技術作價新紀錄

事實上,全球每年產生11.8億噸垃圾,其中有5.4億噸爲有機廢棄物,且每年都在增加中;楊秋忠也指出,過去有機廢棄物傳統處理方法問題在於,量太大無法有效處理、焚燒或掩埋的方式成本高昂且造成二次污染;而傳統堆肥的方式耗時(需2~4個月),且有着空間需求量大、需極大的廠房機具設備昂貴、將污染空氣水質,以及微生物發酵將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問題。

楊秋忠所團隊所研發出「快速處理廚餘製成有機質肥料之創新技術」,可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並高效率製成有機肥料,擁有獨家專利酵素反應劑,加速製程720倍,且不會產生臭味廢水與空氣污染,目標市場價值每年將超過5.2兆臺幣。楊秋忠譬喻,此一技術就像是就像回家用電鍋煮飯一樣單純。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要透過價創計劃把實驗室的好成果帶出來,進一步地將成果變成商業價值。(圖/記者邱倢芯攝)

此一成功案例鼓舞了科技部價創計劃;陳良基表示,目前價創計劃中,有逾30個計劃正在進行,過去有很多優秀的研究成果都僅止於學校實驗室中對教授、學生不太公平,爲了人類社會帶來更大的好處,政府勢必要有所作爲,把實驗室的好成果帶出來,進一步地將成果變成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