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全景式呈現重大倡議帶來的非凡成就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回望2013年的秋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掀開了中國和世界發展的新篇章。十年來,中國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同繪就聯結世界、美美與共的壯闊畫卷。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推出系列紀錄片《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全景式回望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該片聚焦基建、交通、能源、科技、經貿、文化等領域,分爲《長路遠方》《基建·跨越山海》《能源·動力澎湃》《貿易·貨行天下》《運輸·鋼鐵駝隊》《科技·智慧之光》《文化·民心相通》和《命運與共》八個篇章,細數“一帶一路”上“中國名片”的故事。這是新時代外交惠民的備忘錄和成績單,更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實踐的深情禮讚。
巧妙解碼重大主旋律題材
全景式呈現十年豐碩成果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數據表明,這一重大倡議提出的十年來,中國與五大洲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上萬億美元投資。如此可觀的數字,意味着海量的創作素材,如何在有限的紀錄片時長裡實現精巧佈局、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項目範例,進而將個體命運與時代脈搏相連接、有效引發觀衆共情?這是解碼這一重大主旋律題材的關鍵,也是橫亙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製作團隊面前的首要難題。
隨着第一集《長路遠方》的重磅播出,觀衆得以窺見該系列的創作理念:不固守於順序梳理時間線的傳統思路,也不拘泥於面面俱到的細節呈現,而是全景式地書寫“成就”,於古今之間自在穿梭,濃墨重彩地描繪民生的改善情況,承載的內容信息量十分豐富。這種“快節奏、強密度”的內容呈現,不僅可以充分囊括重大主旋律題材包含的海量信息,也與時下大衆的信息攝入習慣相契合,同時也有利於開展互聯網傳播。
作爲系列之始,第一集《長路遠方》以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熱鬧場面開場,以近半的篇幅對絲綢之路的歷史進行回顧。觀衆得以隨着極富感染力的旁白,來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前,感受張騫出使西域的壯觀景象,再來到陝西博物館,凝視昂首遠眺的鎏金銅蠶,來自拜占庭帝國的金幣——它們共同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從蘇丹到撒馬爾罕,從福建泉州到肯尼亞拉穆島,從中國明朝的青花瓷到意大利著名畫家的畫作……雖然只經過了短短十幾分鍾,但是觀衆已然歷經了一場盛大的文明之旅,且深感意猶未盡。
根植於歷史厚土,順應時代大勢,共建“一帶一路”這個源於中國屬於世界的偉大倡議,再次喚醒了人們對那條繁忙的商路、文明交往之路的回憶和嚮往。於是,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創造,成爲了“一帶一路”的新名片:中老鐵路,中馬友誼大橋,埃及的虛擬軌道列車,阿布扎比的智軌列車,埃塞俄比亞的遙感衛星,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歐班列……一張張“中國名片”接連亮相熒幕,全景式地勾勒出了新時代的宏偉篇章,雖然內容繁多,卻並不顯得冗雜,這不失爲一種巧妙的創作思路。
由“他者”視角講述中國故事
反映“一帶一路”的豐富內涵
在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興衰的印度尼西亞,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農耕時代的文化傳統,奔牛比賽活動就是其中之一。在第二集《基建·跨越山海》當中,就講述了一個與奔牛比賽有關的故事。居住在泗水市馬都拉縣佩甘特南區的噶發爾,從父輩起便一直飼養比賽用的奔牛,成績一直拔尖。而今年的奔牛節比賽尤爲特殊,因爲幾百公里外的雅萬高鐵即將通車,交通的便利意味着當地旅遊經濟即將得到發展,而奔牛比賽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雅萬高鐵,是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以及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的高速鐵路項目。當噶發爾真誠地面對鏡頭表示:“一直希望雅萬高鐵通車,然後延長到我們泗水,這樣能吸引來更多的一些外國遊客,到我們馬都拉來觀看奔牛活動,這樣就能帶動本地的經濟,我們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多。”觀衆得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價值。
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像這樣以“他者”爲主體,採用一種介入式的觀察視角,進而講述國際友人對於“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的理解和感受,是該片在具體敘事當中的主要創作手法。這種藉助他者視角講述中國故事的處理方式,建構了更加開闊的創作視野,全面真實地反映了“一帶一路”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當國際友人真摯地表達幸福感,這便是對“一帶一路”倡議最好的迴應。
公路通坦途、鐵路接城市、大橋連民心,契合期盼、帶活經濟。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逐步延伸,串聯起共建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片中也用一定的篇幅,描寫了中國建設者的勤勞和智慧,通過紀實畫面,與國際友人之間形成“對話”式的交流感,生動展現了雙方共赴美好未來的篤定信念,進而喚起海外受衆的共鳴。
着力打造令人驚豔的視覺盛宴
展望共建“一帶一路”新徵程
“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爲,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出的號召,如今正在更多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正所謂,“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被一再強調,於是十年來人們切實看到,“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建設了諸多基礎設施,更是在建設美好的生存環境。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對這份美好予以了精雕細琢,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名片”的靚麗,着力打造令人驚豔的視覺盛宴。例如,由中資企業承建的光伏電站“點亮”了埃塞俄比亞的偏遠村落,中國企業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橋連接克羅地亞南北國土,安第斯山和喜馬拉雅山兩地牧民受惠於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伊爾克什坦重新煥發生機……一幀幀色彩精美、構圖考究的畫面,輔以高科技手段,讓人過目難忘。
可以說,《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是對過去十年的總結,也給前路以激勵。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並強調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當前,共建“一帶一路”成爲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立足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作爲文化交流重要橋樑的紀錄片更應持續發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有效闡釋政策,塑造民族精神,構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