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教因果論迴應恐同者 釋昭慧:越怕的就越吸引 

被譽爲同婚戰神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圖/翻攝自雲端新聞室)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同性婚姻合法化公聽會上一戰成名,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釋昭慧更被譽爲「同婚戰神」。被問到身爲出家人爲何如此積極地入世,大搞社會運動?釋昭慧直言,當聽到反同團體以劇烈言詞羞辱同志,就覺得無法保持緘默,並以佛教的因果論提醒反同、恐同者,根據因果的吸引力法則,「你越怕的就會越被你的意念驅使過來,」面對同志不如給予祝福

釋昭慧昨(7)日在「雲端新聞室」節目中暢談挺同婚、反歧視,她指出,從佛法角度來看,每個生命因緣境界都不同,不可強求他人要和自己一樣,某些事情可能看不順眼,「但不可造謠,不可危言聳聽。」

「當我聽到各種謠言在傷害同志,覺得不該緘默。」釋昭慧表示,有些反對同性婚姻的甚至說,讓同性結婚同志就會變多,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歧視,「這個社會同志多了又怎樣?」

她指出,最近聽到2、3年前反同的論述又開始興起,包括同性婚會愛滋病更擴散,「其實得愛滋病的異性戀比同性戀更多,」她進一步強調,臺灣不論常民佛教文化,「對情慾都是比較寬容的,東方文化沒有把同志視爲罪惡,」且「情慾既是本能,就無法以神聖或邪惡去二分化。」

▲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在公聽會上表示,家的功能不是隻有精子卵子的結合,被網友贊爆。(圖/東森新聞提供)

雖然看到社會因同婚議題出現劇烈對立,「不過對立往往是對話的開始,對立檯面化了以後就講道理,」許多言論雖然讓同志很受傷,「但有一些傷害其實很好,是讓膿擠出來。」

釋昭慧以佛教比丘尼身份,對同志議題活躍地發聲,甚至得到其他國際佛教團體的認同與支持。她透露,由泰國僧侶阿姜蘇拉克(Ajarn Sulak)全球性的「國際佛教入世協會」,即邀請她成爲第4位精神導師,其他3位分別是達賴喇嘛、一行禪師和佛使尊者,「我比他們輩份低,還是唯一女性,就是因爲非常支持我做的這些社會運動,才特別請我成爲導師。」

她也特別提醒以基督教教義反對同婚者,自伊斯蘭國IS興起後,開始迫害其他宗教的教徒,其中即以基督徒受傷最深,「我在同性婚姻中看到的,是宗教人士好了疤就忘了痛,當他們的同儕在其他國家被迫害,卻同樣去迫害別人。」 檢視宗教史,「就是迫害與被迫害的不斷輪迴,」釋昭慧語重心長地表示,希望宗教人士讓迫害性的輪迴停止,異性戀和同性戀的情慾一模一樣,佛陀看待衆生一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