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物聯網 後疫情必走的路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有許多先進國家都加強遠距醫療的發展力道,板橋國泰醫院院長駱長樺表示,像大陸的遠距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就是已建置醫療物聯網多年,且已開始獲利。國內受限法規,目前物聯網在國內醫療上所能做到的頂多只有醫療諮詢,無法達到遠距診斷,但仍可先行建置相關平臺進行醫療諮詢,由於臺灣診所數量多,加上健保看病低廉,物聯網醫療的發展應不會太快,不過這是後疫情時代臺灣醫療必須走下去的一條路。
醫療物聯網除了穿戴裝置的每日監測外,還需透過AI、雲端大數據系統的整合,健康力科技董事長黃千芬近年來致力推動AI大數據醫療物聯網普及化,盼能爲民衆的診療方式帶來改變,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18歲以上民衆,每4人就有1位罹患高血壓,尤其銀髮族經常合併多種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若還是維持傳統的自主監測方式,不但要耗上大量的醫療資源,家人也難以掌握實際病況。
市上雖然已有許多智慧穿戴裝置具有心電圖、心率、血氧偵測等功能,但仍然無法與國內豐沛的醫療資源串聯,現在結合AI與大數據的雲端技術後,民衆在家只要透過血壓計、血糖計等儀器測量,就能將所得到的數值,傳送給醫師進行分析,而AI系統也能協助製作大數據報表,讓病患在回診時能提供醫師更詳細的長期數值追蹤,幫助慢性病患用藥更精準。
但受限國內法規,目前物聯網在國內醫療上所能做到的頂多只有醫療諮詢,無法達到遠距診斷、遠距開藥的理想,黃千芬說,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終極目標就是把包含基因檢測、體態管控、睡眠監測等數據納入大數據系統中,但因法規限制,有部分資料仍然需要本人親籤纔可存取,這在現在人手一機的年代來說,有些不合理,臺灣未來也要跟上時代發展,才能徹底發揮我國的醫療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