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馬項目開工 吉利加碼新能源商用車佈局

乘用車板塊穩居自主品牌三強並開始全球化之路時,吉利開始考慮如何在商用車領域佈局,並由此構建一個龐大的汽車帝國。

6月19日,漢馬科技能源重卡項目宣佈開工,新能源客車同期下線。官方透露,漢馬新能源客車將重點投放安徽市場,首批產品將全部交付馬鞍山公交集團。此外,吉利在新能源商用車的換電模式上的探索將在漢馬科技上率先應用。

據悉,目前漢馬科技的換電重卡模式將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爲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全生命週期綜合服務。未來,吉利商用車與漢馬科技還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出更多全面升級車型、全新正向研發車型。

吉利方面表示,此次漢馬科技新能源重卡項目開工是吉利商用車與漢馬科技的進一步深度融合,打造新能源商用車品牌,助力“碳中和”的重大項目,將圍繞換電重卡形成能源科技生態

而這距離吉利入主僅一年左右的時間。

自2020年吉利商用車成爲華菱星馬(漢馬科技前身)控股股東後,爲加速推動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華菱星馬先是更名爲漢馬科技,後吉利又對其進行了資金投入、人事調整資源整合等一系列佈局。

入主漢馬科技近一年時間

2020年7月,漢馬科技的前身華菱星馬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公司華神建材與吉利商用車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完成後,吉利商用車將持有15.24%股權,爲控股股東。

彼時,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縱觀全球大型跨國汽車公司,無一不將商用車 板塊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對於一直要發展成爲跨國汽車集團的吉利來說,拓展商用車領域、補齊商用車短板是其當下亟需要做的。華菱星馬擁有重卡、漢馬發動機等優勢產品,並掌握相應核心技術,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夠自主研發生產核心動力鏈的重卡廠家之一,這對於有意推動商用車業務的吉利來說是有益的補充。

入主華菱星馬後,吉利也進行了一系列佈局。

2020年9月,四位吉利商用車集團高管被提名爲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同年10月,華菱星馬公告顯示,根據未來發展戰略及發展規劃,爲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影響力,其擬將公司名稱由“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6月,更名後的漢馬科技更是啓動了董事會大換血,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等多名高管辭職。

根據其發佈的公告,周建羣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仍擔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劉漢如辭去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仍擔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上官雲飛辭去公司董事職務,仍擔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職務;陳麗敏辭去公司監事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與此同時,漢馬科技選舉範現軍爲董事長,聘任鄭志強爲總經理,增補趙傑爲董事候選人。

經過本次調整,漢馬科技與吉利商用車集團在人事層面的聯繫更爲密切。其中,漢馬科技新任董事長範現軍現任吉利商用車集團總裁,漢馬科技新任董事候選人趙傑現任吉利商用車集團副總裁。

不僅在人事層面,吉利商用車集團與漢馬科技在股權層面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2020年11月以來,漢馬科技一直在推動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發行對象爲吉利商用車集團。2021年5月19日,漢馬科技發佈公告披露,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淨額爲5.85億元,發行完成後吉利商用車集團持股比例將增至28.01%。

無論人事調整還是定向增發,一系列調整的背後都反映出吉利商用車集團高層對漢馬科技的重視,以及對重卡行業發展前景的看重。

重卡領域進入門檻相對較高,若沒有足夠的品牌基礎以及必需的技術積累和銷售網絡作爲支撐或很難在市場立足。

公開資料顯示,漢馬科技是國家重點支持企業、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試點企業”,主導產品爲重型汽車底盤及整車、發動機、重型專用車、汽車零部件等系列產品,其中華菱重型卡車出口到東歐、東非、東南亞等地的六十多個國家地區。

2020年,漢馬科技輕量化攪拌車全年國內銷售訂單超1萬輛,市場份額接近五成。今年1-5月份,漢馬科技中重卡(含非完整車輛)銷量同比增長15.85%至8479輛,專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3.25%至6583輛。

但對於吉利而言,漢馬科技的價值或不僅限於商用車技術層面。目前漢馬科技爲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也是吉利商用車板塊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有業內人士指出,漢馬科技是吉利商用車業務的重要A股融資平臺,未來吉利或將更多商用車資產注入漢馬科技,推動避免同業競爭問題的同時,提升商用車業務整體融資能力

五年佈局國內五大製造基地

作爲一家以乘用車業務爲主的車企,自2006年開始,吉利爲進軍商用車籌備。2013年,吉利通過增資全資收購英國錳銅,並改名倫敦出租車。隨着倫敦出租車重新開始盈利,吉利堅定了進軍商用車市場的決心。

2016年3月,吉利斥資4億元收購東風南充公司100%股權,由此獲得了載貨汽車和天然氣汽車的商用車整車生產資質。同年10月,吉利控股正式公佈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自此正式邁入新能源商用車領域。

2017年12月,吉利以33億美元收購了沃爾沃集團(旗下擁有沃爾沃卡車、沃爾沃客車等品牌)8.2%股權,成爲其第一大股東並獲15.6%的投票權。同年,吉利提出“要補齊商用車短板”的目標。

2020年7月吉利商用車將華菱星馬納入麾下;2021年1月,吉利商用車又宣佈收購山東唐駿歐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並將藉助唐駿歐鈴的行業經驗佈局輕卡領域,進一步豐富商用車產品線。

經過一系列的資源整合,如今吉利商用車已佈局完成五大製造基地,覆蓋四川南充、江西上饒、山東淄博、山西晉中、安徽馬鞍山等地;形成了以純電動和增程式e-GAPF動力系統爲核心的城市商用車產品,以及以甲醇清潔能源和換電技術的電驅動力系統爲核心的公路商用車產品技術路線,整車形成了以城市商用車爲主,兼顧公路商用車的全系商用車產品,綜合覆蓋了客車、輕卡、LCV、皮卡、重卡等系列產品。

吉利商用車總裁範現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在商用車領域的規劃非常清晰,業務上要實現規模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

他認爲,未來商用車市場,智能化、能源多元化將爲車企和行業帶來機會。吉利商用車未來希望與吉利乘用車做到“強協同”,把相應的乘用車技術架構和商用車的整車產品開發進行銜接,根據商用車市場的特點、應用場景客戶需求來開發更滿足商用車市場應用場景和客戶需求的產品。

據悉,今年吉利商用車的重卡及客車品牌將全新亮相、2.0代高端智能輕卡和2.0代高端智能乘用化皮卡也將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商用車的目標並不僅限於傳統的汽車製造,其欲通過商業模式以及產業生態創新逐步向智慧綠色運力科技綜合服務商轉型。

今年3月,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萬物友好運力科技有限公司與傳化智聯旗下控股子公司傳化物流集團簽訂合資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打造汽車物流供應鏈新標杆”以及“孵化幹線運力模式,打造新能源運力平臺”聯合設立兩家合資公司。

據介紹,合資公司將結合傳化智聯端到端的物流服務能力及全國化網絡,藉助吉利的規模優勢和運營能力,通過承接吉利物流業務,形成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的綜合解決方案,打造汽車物流供應鏈平臺。

但同時,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吉利商用車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其戰略佈局,但先後重組或收購如此多的外部資源,如何協同和發揮高效協作效應將成爲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