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脫髮概念走紅 振東製藥“爽約”反獲機構追捧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眼看醫美題材越來越火,之前因連年虧損,已被振東製藥(300158)公開宣佈遭剝離處置的山西振東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安特製藥”),又成了“香餑餑”。

公告“爽約”置換安特製藥後,振東製藥成爲脫髮概念新“網紅”,6月2日收穫漲停板,盤後龍虎榜數據也顯示,機構佔據了買一席位

終止剝離安特製藥

安特製藥是振東製藥的全資子公司,以“消化道藥品”爲主,重點產品爲膠體果膠鉍膠囊、馬來酸曲美布汀、米諾地爾擦劑、腦震寧顆粒等。

由於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別虧損8151萬元、4919萬元和3516萬元,2021年初,安特製藥被宣佈將遭剝離。

根據振東製藥2021年1月發佈的公告,山西振東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振東集團”)作爲振東製藥的控股股東,持有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君度德瑞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君度德瑞”)2.40%的投資份額(已足額繳付出資5000萬元,佔君度德瑞實繳出資的2.49%)和寧波君度尚左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君度尚左”)2.49%的投資份額(已足額繳付出資5000萬元,佔君度尚左實繳出資的2.49%)。

爲剝離長期虧損資產,集中優勢資源,提升公司效益,振東製藥擬以安特製藥100%股權與振東集團持有的君度德瑞2.40%投資份額和君度尚左2.49%投資份額進行置換,差額部分雙方協議約定補足。

君度德瑞與君度尚左主營均爲股權投資管理及相關諮詢服務。

根據北京中天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以2020年6月30日爲評估基準日,安特製藥總資產評估值爲5.83億元,增值額爲1.06億元,增值率爲22.2%;總負債評估值爲4.04億元,評估減值額爲954.9萬元,減值率爲2.31%;淨資產評估值爲1.79億元,增值額爲1.16億元,增值率爲181.95%。經交易雙方友好協商,最終確定公司置出資產安特製藥的價格爲1.79億元。公司置出資產與置入資產差價部分3085.81萬元,由振東集團按協議約定支付給振東製藥。

振東製藥彼時成,交易完成後,公司的資產結構將得到優化,有利於公司集中優勢資源發展主營業務,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君度德瑞基金與君度尚左基金在醫藥領域進行了深度佈局與投資,未來可以與公司在業務層面進行合作,有利於雙方優勢互補,提升市場競爭力。

不過,時隔不到半年,市場環境就發生了轉變。

6月1日晚間振東製藥公告表示,安特製藥旗下治療脫髮的達霏欣米諾地爾搽劑前幾年銷售差,不是公司主要經營品種。今年,男性醫美和脫髮經濟等醫美題材受到廣泛關注,達霏欣米諾地爾的銷售增速很快,2021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達5000萬元,第二季度預估也會有很大的增長。同時,公司代理銷售的防脫髮的咖啡因洗髮水,與生髮的達霏欣匹配組合,可以打造成一個相輔相成的醫美產品系列。

在此背景下,振東製藥終止了前述資產置換事項,並表示因交易各方尚未開始履行《資產置換協議》項下的資產交割義務,各方均無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本次交易終止後,對公司現有業務不會造成不利影響

醫美脫髮概念走紅

引發熱點追逐

作爲山西省首家登陸創業板的上市企業,振東製藥主要生產抗腫瘤、心腦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維生素營養、解熱鎮痛、補益中成藥等用藥系列,產品涉及中西藥品、保健食品和家庭護理三大健康系列500多個品規。

正如其公告所言,安特製藥旗下治療脫髮的達霏欣米諾地爾搽劑藥不是振東製藥主要經營品種。然而近一個月來,隨着資本市場上脫髮、醫美概念走紅,安特製藥卻成爲了振東製藥在接受投資者提問、調研時的重要談資。

公司5月份披露的兩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均被問及涉及“醫美”、“脫髮”等熱點問題。

2019年,振東製藥曾公告與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錦波生物”)就“人源膠原蛋白”產品的合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錦波生物爲新三板公司,是從事功能蛋白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的科技型企業。彼時公告顯示,錦波生物潛心研發的“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和“重組人源膠原蛋白”引領了國際先進水平,是全球唯一實現具有公認明確結構的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產業化的企業。

近期振東製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公司在被問及醫美膠原蛋白計劃怎麼做時就表示,目前振東製藥是錦波生物“膠原蛋白”系列的全國總代理,以後注射劑也可能在振東製藥生產,實現深度合作。目前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發展前景廣闊,下一步,公司不排除在這一領域進行佈局,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業務開展還未確定。 公司目前主要經營膠原蛋白噴霧、凝膠,針對放射性治療導致的口腔黏膜炎,已開發400餘家醫院,銷售超千萬。

而在被問及除和錦波合作外,是否還有其他進入醫美行業的計劃時,振東製藥則表示,安特製藥公司有意更名爲安欣公司,把安欣公司打造成爲醫美產品和康護用品的專業化高科技創新生物製藥企業。

公司進一步稱,達霏欣米諾地爾從2017年開始運作,銷售額3000多萬元,2018年約6000萬元,2019年約7000萬元,2020年達1.5億元,2021年預計能夠保持120%的增長,利潤率約21%。目前佔生髮護髮藥品市場份額26%。

根據中康CMH零售數據顯示,米諾地爾2018年銷售規模爲6598萬元,同比增長44.3%;2019年銷售規模爲1.12億元,同比增長69.7%;2020年銷售規模爲1.63億元,同比增長45.2%。2020年,米諾地爾零售渠道銷售規模佔比中國雄激素性脫髮藥物市場規模僅爲9.5%。由此可見,米諾地爾未來市場潛力很大。

除公告外,互動平臺無疑也是熱點追逐的平臺。

據深交所互動易顯示,振東製藥近日來頻繁被問及和回覆了投資者關於“脫髮”、“醫美”的問題。公司表示,子公司安特製藥有用於治療脫髮的醫美產品達霏欣米諾地爾搽劑,2020年總計銷售1.5億元,第一季度銷售額達4400萬元,同比增長115.6%。新生植髮與安特製藥於2021年4月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表示將通過此次的合作從源頭解決發友的脫髮困擾,共同推動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而除振東製藥外,近日來包括億帆醫藥、京東方A、特一藥業、華邦健康、九芝堂、黑芝麻等,都被問及和回覆了有關“脫髮”的問題。

資本熱炒“顏值經濟”

近年來,醫美概念成爲A股市場上被反覆拿來炒作的題材。伴隨相關分析機構數據出爐,市場空間被描繪出絢麗前景。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13開始醫美行業高速發展,大量機構涌現,且受網紅文化影響,消費者需求爆發。2019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爲22.2%。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行業增速預計降低到11.6%。但是伴隨着疫情的好轉,該行業的發展有望重拾上升勢頭。

國家衛健委201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脫髮人數超2.5億人,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其中男性約1.63億人,女性約0.88億人,30歲前脫髮的比例高達84%。安信證券表示,隨“顏值經濟”興起、植髮技術革新等因素驅動,未來三年,中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將獲得進一步增長。預計2023年,中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實現4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26.4%。

在5月24日公告擬收購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妝品等七家公司各80%股份,涉及化妝品、醫療器械、保健品、母嬰用品等細分行業後,仁和藥業(000650)股價便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6月1日更是達到12.82元/股的歷史高價。

而作爲國內最大的發製品專業公司,瑞貝卡(600439)也被脫髮炒作邏輯囊括其中,在5月18日至25日6個交易日盤中錄得4個漲停,累計最大漲幅達33.46%。6月1日,該公司股價一度達到3.94元/股,較5月17日2.66元/股的收盤價已收穫超48%的漲幅。

振東製藥這波操作,無疑搭上了近日醫美脫髮炒作題材的熱點。

6月2日早盤,振東製藥以漲停板開盤,報6.85元/股,盤中一度回落至6.61元/股後,又封死漲停線。截至下午收盤,該股無意外收於漲停,漲幅報19.96%。當日該股資金淨流入5.94億元,量比6.84,換手率14.8%,成交金額10.24億元。

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買一席位被機構佔據,淨買入4079.39萬元,而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華福證券廈門嘉禾路、安信證券西安芙蓉東路、中信建投證券山西分公司分列買二至買五席位,買入前五席位合計淨買入1.34億元。

不過當日,此前因醫美脫髮邏輯而遭到爆炒的瑞貝卡、仁和藥業、朗姿股份(002612)等個股出現回調,截至下午收盤,瑞貝卡跌6.15%,仁和藥業跌7.61%,朗姿股份跌3.55%。

需要警惕的是,與行業看似絢麗的前景相悖,近日被資金熱潮的醫美脫髮概念股,基本面情況並不容樂觀。

例如,近年來一直在謀求轉型的仁和藥業,已先後涉足醫藥電商、工業大麻等熱門概念,但經營業績增速卻持續下滑。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爲14.56%、4.04%、-10.37%,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33.2%、6.19%、5.74%。

而瑞貝卡2019年及2020年業績同比均出現下滑,受疫情影響海外市場受挫明顯。

就在近日公告的風險提示中,瑞貝卡也表示,公司約80%的收入來源於境外市場,目前境外疫情仍在持續,可能導致公司2021年業績改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2020年度化纖發條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爲45%。2021年1月1日以來,公司化纖發條產品所需纖維髮絲的主要原材料純粉價格上漲30%左右,對公司產品的盈利性造成了較大壓力。上市公司基本面未發生改變,公司估值明顯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股價存在炒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