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黨員代表尋跡井岡山: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

一座山,輝映歷史;一種精神光耀未來。15日上午8時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史學習教育紅色之旅活動井岡山站正式啓動。來自一汽集團的優秀黨員、勞動模範、基層黨務工作者等一行數十人,重踏紅色之旅,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那段波瀾壯闊,激盪人心的歷史征程

慰問革命家屬 開啓紅色之旅

5月的井岡山,漫山杜鵑絢爛綻放,滿目青翠盡收眼底。

啓動儀式上,一汽集團黨羣工作部副部長李惠樂表示,4月18日,我們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上海啓程,正式拉開了此次黨史教育紅色之旅活動的序幕。在繁華昌茂的上海,我們感悟了革命“星火初燃”的力量,在碧波盪漾的嘉興南湖,品讀紅船精神的由來和賡續,汲取精神營養,同時以“信、物”爲原點,我們追訪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並通過定向捐助等形式,爲先烈家屬獻上最誠摯的關懷。今天,我們又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活動的第二站――井岡山,慰問革命家屬,緬懷革命先烈。

啓動儀式現場。 受訪者供圖

在慰問革命家屬的儀式上,袁文才烈士的嫡孫、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袁建芳表示,作爲老紅軍和革命烈士的後人,我們一定牢記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諄諄教誨,不辜負各級領導的期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講好紅色故事,發揚光榮傳統,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把傳承井岡山的紅色基因,作爲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讓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最後,袁建芳祝願中國一汽藉助井岡山精神的動力,藉助新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鑄就新時代企業的輝煌。

列隊敬獻花圈 重溫入黨誓詞

滔滔贛江,巍巍井岡。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八百里井岡山之巔,巍然聳立。四周青松翠柏莊嚴肅穆禮兵手捧花圈,沿着臺階緩緩而上。每一位黨員神情肅穆,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緩步進入紀念堂,敬獻花圈,向革命烈士三鞠躬並默哀,以此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人民網 皇甫萬里攝

敬獻花圈。 受訪者供圖

陵園坐北朝南,面對雄偉的井岡山主峰。順山而上有兩組臺階,第一組有49級,象徵着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有60級,寓意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10月建成並對外開放。

整個陵園由紀念堂、碑林、紀念碑、雕塑園四部分組成。講解員動情地介紹說,井岡山斗爭前後歷時兩年零四個月,犧牲的革命先烈有4.8萬餘人,平均每天有56個戰士獻出生命。其中有姓名可考的只有15744人,無名英雄達到3萬多人,永遠鑲嵌在革命烈士陵園的無字碑上。

重溫入黨誓詞。 人民網 皇甫萬里攝

在紀念堂門前,參加活動的所有黨員,精神飽滿,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如今,井岡山上的硝煙早已散去,但井岡山精神,仍跨越時空,代代相傳。

參觀革命陳列 追憶崢嶸歲月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

巍巍井岡,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勝利道路;誕生了一支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紅軍……

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黃洋界的炮聲、八角樓的燈光、挑糧的小道……一個個革命火種,鑄就了一座中國革命史上的豐碑

一張巴掌那麼大的紅色交通證,見證當年井岡山上的紅色情報交通員,靠兩條腿在羅霄山脈開闢多條交通線,打破敵人經濟封鎖

一處巖洞佈景的展廳中正播放着經典紅色影片,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法助力下,全面立體地展示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參觀革命博物館。 人民網 皇甫萬里攝

在革命博物館前合影。 受訪者供圖

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畫,再現了往昔革命鬥爭波瀾壯闊的場面,彷彿讓人回到了那艱苦卓絕的戰鬥歲月。“偉大的新中國、美好的新時代,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犧牲奉獻和接續奮鬥。”黨員趙中康深有感觸地說。

趙中康是中國一汽黨羣工作部黨建管理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革命聖地。談到企業黨建,趙中康介紹說,中國一汽在黨建工作開展中,堅持“創新黨建、服務經營”的思路。同時,在基層黨支部方面,創新開展“一個支部一個品牌”活動。每個支部都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工作任務,開創自己的黨建品牌。

趙中康的工作照。 受訪者供圖

“井岡山黨史教育紅色之旅,讓他心靈得到淨化、精神得到洗禮、思想得到昇華。”趙中康表示,“我要將井岡山的紅色故事、紅色精神帶回去,努力去宣傳井岡山精神,讓更多的人瞭解井岡山精神,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積極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以高標準的工作質量,踐行中國一汽‘產業報國、工業強國’的初心和使命。

在八角樓舊址前合影。 受訪者供圖

94年前,茅坪的夜,八角樓上那盞只有一根燈芯的油燈,至今亮在無數人的心裡。

震撼思想、洗滌心靈的井岡山紅色之旅歸來,革命先輩們的事蹟仍在腦海縈繞。

這既是一次紅色之旅、學習之旅,更是一次黨性錘鍊之旅、重鑄靈魂之旅。“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衆、勇於勝利”的井崗山精神將激勵無數人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