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IPO掛牌家數急凍創20年新低!

金管會證期副局長郭佳君。(圖/魏喬怡

疫情衝擊下,臺股2020年IPO家數規模急凍,創下20年新低!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19日公佈,2020年掛牌的IPO家數只有31家、籌資金額僅146.84億元,且2021年有9家原本要IPO的也都決定延期掛牌時間,不過,她指出,受疫情影響國際主要國家IPO狀況也呈現衰退趨勢,而且臺灣已進入成熟市場案源不如以往多。

上市櫃掛牌家數去年不只創近五年新低,更是20年來罕近新低,郭佳君分析,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關係,市場波動相對大,導致上市櫃公司對IPO規劃保守,件數及金額相對減少。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統計,2020年11月底止,南韓IPO家數衰退23%,香港衰退13%,表示國際間也都受到疫情影響。

郭佳君近一步分析,早期IPO案源多,像在2000年到2004年間,每年掛牌家數均達100多家,例如2000年有185家,即使在2003年SARS期間也有128家,而金融海嘯期間2008年掛牌家數有55家、2009年則有50家,現在算是進入成熟期

至於2021年的狀況,郭佳君指出,今年「申請」掛牌中的家數,上市零家上櫃有二家,而「已獲覈准但尚未掛牌」的家數是上市5家、上櫃4家,包括:鋼鐵業半導體電子業生技醫療業業足球鞋出口商等,而今年已掛牌的有上市公司迅得、上櫃公司亨泰光、長聖

就IPO「申請」家數目標,郭佳君表示,2020年目標設定上市24家、上櫃25家,總目標52家。實際執行成果,上市有19家、上櫃21家,合計40家,達成率近八成。2021年目標值設定在45家(上市20家、上櫃2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