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飲食趨勢 好食好事業師預測臺灣植物蛋白產品大有可爲

▲好食好事基金會業師近日應邀線上出席「亞洲未來食品大賽(Future Food Asia, 簡稱FFA大賽)」。

圖、文/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新冠肺炎重挫全球經濟,消費者對健康食物需求提升,亞太地區食農新創產業去年反而逆勢上揚,整體投資歷年新高。好食好事基金會業師近日應邀線上出席「亞洲未來食品大賽(Future Food Asia, 簡稱FFA大賽)」,指出臺灣植物蛋白產品擠壓成形技術領先全球,有極大發展空間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官方投資夥伴ID資本(ID capital)舉辦的FFA大賽爲亞太區唯一匯聚投資者、企業、政府、學術機構與創業者農業食品科技大賽,目的是催化食品農業企業部門進行各種創新改良,造福人類與環境永續。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人代表魏應充先生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連續第2年支持FFA大賽。

這項比賽今年邁入第5年,大賽期間規劃數場線上論壇,其中以“AgriFood Tech, the Taiwan Way”(食農科技,臺灣之路)爲主題的論壇,特別邀請植物基海鮮新創企業蘇菲廚房(Sophie’s Kitchen)王耀信創辦人,以及好食好事加速器業師代表振源食品科技許庭禎董事檯安國際天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楊涵淳董事,探討臺灣食農產業的創新發展潛力機會

「臺灣具有強大的半導體科技產業背景,有助結合食農科技快速發展。」楊涵淳在論壇中指出,過去臺灣的許多智慧財產權(IP)由學校擁有,近4年規範鬆綁,發明人可將IP技轉到自己的新創事業。當這些技術落實在產業,搭配聰明的商業模式,新創公司就有壯大發展的機會。

楊涵淳以地天泰農業生技公司爲例,創辦人從事酵素研究超過30年,手握龐大酵素資料庫,成立食農廢料處理公司;過去農廢料需6個月發酵處理,地天泰只需30分鐘即可完成,這不只有臺灣市場歐美市場也非常巨大,他們透過此酵素,於2018年完成1000萬美元募資。

此外,國際市場對植物基食品在臺灣發展的現況也感到好奇。許庭禎指出,臺灣目前有300多萬素食人口,植物蛋白產品技術發展已久,擠壓成形技術具有全球領導地位。臺灣目前雖未搭上植物肉國際市場浪潮,但透過強大的植物肉研發基礎,將可提供國際市場部分關鍵原料,用來提升植物肉的口感;再適時搭配行銷助力,是值得期待的發展空間。

楊涵淳表示,過去3年臺灣食農新創公司已開始得到投資人關注,投資額大幅增加。很多在臺灣發跡的新創公司是很有潛力的,如能將產品國際化,會更易獲得投資人的目光

臺灣「好食好事基金會」爲支持食農產業創新發展,已連續第二年支持FFA大賽。今年與美國食品大廠嘉吉」(Cargill)、技術領先全球的瑞士食品機械商「布勒集團」(Bühler)、世界最大高品質包裝與水果商「都樂」(Dole)等,共同成爲本屆FFA大賽的夥伴。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表示,透過與FFA大賽合作,期盼能協助臺灣食農新創公司及中小企業面向國際國際,將臺灣的好食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