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掀高峰? 一張表搞懂「新冠肺炎」和「流感」差異

時序已進入秋冬,不少專家憂心,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更兇猛。(圖/PEXELS提供)

時序已進入秋冬,不少專家憂心,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更兇猛。究竟秋冬的新冠病例與夏天相比,是否會爆炸性增長?「新冠肺炎」和一到秋冬病例數便達到高峰的「流感」,有可能齊發嗎?該怎麼有效防堵?

新冠病毒(COVID-19)從去年12月爆發至今,已造成全球嚴重損失。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2月10日,全球確診病例來到6890萬2550人,其中有157萬1234人因疫病逝。各國無不積極投入研究,希望找出能夠對抗病毒藥物疫苗

新冠肺炎也有季節性嗎?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郭書辰醫師表示,秋冬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比夏天更嚴重的說法,是從往年秋冬罹患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案例比夏季多,而得出的推論,認爲夏天因氣溫較高,不利新冠病毒生存,有助抑制傳播。另一個理解是來自2003年對SARS的觀察,當時病毒在進入夏天后便銷聲匿跡,也發現一般病毒在高溫環境較不易存活,由此推估新冠病毒可能也有相同狀況。「不過,我們從其他國家後來即使季節轉換,疫情卻未減緩的現象,以及染病率在比較寒冷或較炎熱的地區無明顯差異來看,氣候似乎沒有產生特別的影響。」

法國一份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60℃高溫下1小時仍能存活,直到92℃接近沸點的情況下,仍可持續加熱15分鐘,才能完全被殺死。而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也表明,在平均溫度5~11℃、且相對溼度較低的城市和地區,新冠病毒的傳播數量最多,但熱帶地區仍造成相當多的病例,可見季節溫度和溼度並非關鍵因素

郭書辰說明,新冠病毒竄出未滿一年,無法獲得相關病例會隨季節變化的確切數據,「秋冬會變得更嚴重」一說缺乏實證,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病毒將如何活動、傳播都尚不清楚。

臺灣流感疫情一般約11月開始緩慢上升,至隔年農曆春節前後進入高峰期,3月之後便接近尾聲。郭書辰解釋,秋冬季節轉換及冬天寒冷時較容易發生流感,目前科學界也衆說紛紜、尚無定論,可能是秋冬氣候乾燥,病毒能在空氣中停留較久、傳播距離較遠有關;也有人主張是鼻黏膜在吸入冷空氣時,無法有效阻絕病毒,因而容易感染致病,但「無論是哪一種原因,流感或其他病毒所具備的特質,對冠狀病毒是否適用仍是未知。」

抵禦新冠、流感雙襲 徹底防疫纔是關鍵

郭書辰指出,或許是因爲臺灣人民嚴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防疫得當,今年流感和腸病毒感染率重症死亡率案例均偏少,「大約下降了八成左右!」依疾管署監測的全國流感併發重症累積確定病例(包含本土境外移入)的同期比較資料可看到,今年1~8月總病例數爲443例,去年則是1800例。

事實上,不只臺灣如此,世界衛生組織於9月發佈的消息也提到,其會員國因持續發生的COVID-19大流行而採取的衛生保健行爲,在阻止流感病毒的傳播上亦發揮了作用。

郭書辰認爲,這些數據也可用來佐證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傳染方式類似,主要分爲「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所以防範措施大致相同。日前,美國國家過敏傳染病研究院(NIAID)所長Anthony Fauci憂心天氣轉涼後,民衆待在室內的時間增加,可能不利於防疫。

對此,郭書辰說,此理論在臺灣較不適用,「對亞熱帶國家來說,大家反而因爲天氣熱更容易躲在冷氣房裡。」此外,在新冠肺炎未出現之前,多數人夏季雖久待室內,但流感也沒有因此變得更嚴重。

至於現在仍有多個國家存在顯著疫情,甚至有反彈上升之勢,他說主要是因爲國外邊境管理上開開關關、大規模解封,以及放寬社交距離限制等作法,帶來防疫破口。「以臺灣疾管署目前還是維持在一個比較嚴實的隔離檢疫作法,大家比較不用擔心國外疫情會對國內造成太大影響,但提高警覺、確實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對有效封鎖還是非常必要。」(本文摘自《大家健康雜誌》2020.11)諮詢/郭書辰(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採訪整理/鄭碧君

抵禦新冠、流感雙襲。(圖/大家健康雜誌提供)

《大家健康雜誌》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