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睡4小時卻精神飽滿 睡眠醫師的好眠秘訣全公開

一夜好眠是許多人渴望卻難實現的夢想,睡眠專家江秉穎醫師傳授他的好眠秘訣。(示意圖/Pixabay)

又到了準備數羊的夜晚,難道只能靠安眠藥才能一夜好眠嗎?是不是一定要睡足8小時身心纔會得到修復?這些問題再想下去又更睡不着。臺灣第一位前赴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接受完整睡眠外科訓練的醫師江秉穎,在著作《一級睡眠術:睡眠權威親自傳授的好眠秘訣》書中,不藏私提到,他自己其實一天的睡眠時間大概只有4小時左右,但是正因爲了解睡眠的秘密,所以雖然睡眠時數不多,卻依然能夠精神飽滿。以下是江秉穎醫師的好眠秘訣:

睡眠要跟其他行爲配合,像是運動飲食,因爲睡眠就是生活型態的一部分,它並不是獨立運作的,睡不好會影響白天的生活,白天的生活也會影響睡眠,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晝夜節律的變化(circadian rhythm)。睡眠的秘密包含很多疾病與非疾病,以及白天的生活型態。接下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有助於入眠或提高睡眠品質的一些方法。

有效運動促進好眠

運動有利於睡眠,但如果運動時間錯了則不利於睡眠。這裡的運動指的是有效運動,它可讓生理時鐘相對穩定,有效運動的目的是要讓核心體溫上升零點五度。人的核心體溫一天當中最高的時候是在傍晚四、五點,凌晨四、五點則是最低的時候,核心體溫會隨着生理時鐘變化,很多人睡不好但不影響這個變化。

所謂有效運動不是散散步就好,不是說散步不好或是不能散步,而是散步對生理時鐘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有效運動是要讓核心體溫上升零點五度,將白天與晚上的差距做出來,晝夜節律的變化就會比較明顯,晚上就會比較容易入睡。有效運動的大原則是:心跳大於一百三十,一週至少要三次,一次三十分鐘。如果每天運動的話,一次二十分鐘即可。如果要維持生理時鐘的穩定性,建議每天運動會比較好。

避免影響睡眠的飲食習慣

咖啡因的咖啡和茶、二手菸、含尼古丁成分口香糖,都不利於睡眠,還有些藥物如治療鼻塞氣喘心臟的藥,會讓交感神經比較亢奮,也不利於睡眠。

很多人會藉由喝咖啡來提神,但其實要看提什麼時候的神,有些人早上精神很好,到了中午以後纔會開始想睡,這時不建議早上就喝咖啡。因爲人一天可以使用的能量是固定的,如果一早就喝咖啡,下午想睡又喝了一杯,能量的消耗會大於真正可以負荷的能量,所以不建議一早就喝咖啡。

許多美國人都一早喝咖啡,因爲很多人基本上是有睡眠問題,白天起牀後精神就很差,喝了咖啡精神才比較好,所以應該要找到爲何一早就需要喝咖啡的原因。如果起牀後精神沒有特別不好,不需要一早就喝咖啡。

另外,有些人習慣吃宵夜,這也會影響睡眠。因爲身體各個臟器都有自己固定的生理時鐘,晚上大腦腸胃都要休息了,如果在入睡前吃東西,大腦要休息,腸胃卻要工作,兩者就會出現不協調而導致生病。所以要避免睡前三小時吃大餐,如果真的需要吃東西,可以吃簡單的輕食牛奶,因爲這類食物的消化速度比較快。

有利於睡眠的食物

富含色氨酸(Tryptophan)的食物有助於睡眠。褪黑激素前驅物質就是從色胺酸慢慢合成的,但中間會經過很多步驟,不是色氨酸直接變成褪黑激素。

色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所以一般在飲食中都可以攝取到,牛奶、豆腐雞蛋、魚、香菇葵花子南瓜子黑芝麻黃豆小米等,都是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但因爲色氨酸合成到褪黑激素需要好幾個小時,如果睡前才吃但它還沒合成,就無法發揮作用,而且食物會代謝,代謝之後也不是全部都會合成褪黑激素,所以不會有明顯的效果。即使直接吃褪黑激素,每個人的效果也不一樣,有些人吃了很有效,有些人則沒有幫助。

除了色氨酸之外,法國南錫大學在研究中發現,蛋白胜肽(Prelactium)可以輔助提升睡眠品質,酪蛋白胜肽是透過特殊水解技術從牛奶中所提取的小分子蛋白胜肽,屬於自然食品,沒有藥物成分,適合作爲日常補給品孕婦等各年齡層皆可食用,臺灣衛福部覈准酪蛋白胜肽的正式輸入許可。另外,還有一些具有安神、鎮靜功效的食物會有助於睡眠,如核桃蓮子香蕉等。

維持生理時鐘穩定

睡眠與生理時鐘的節奏息息相關,而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安排都會影響到生理時鐘,所以儘可能地按時作息和飲食,這對睡眠品質的提高很有幫助。如果總是在接近半夜的時候去吃宵夜,對睡眠品質一定會有影響。另外,要多曬太陽,尤其是早上的太陽,這也和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相關。(編輯樑惠明

《一級睡眠術:睡眠權威親自傳授的好眠秘訣》書封。(圖/三民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