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席談 | 盛宇宏:演繹時代審美是建築的魅力

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朋友圈

讓專業的人發聲,爲喧囂的行業降噪。——本站房產深度原創欄目《易席談》

【70週年·對話建築師】

盛宇宏:演繹時代審美是建築的魅力

編者按:

撫今追昔,大國成長。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華誕,本站房產推出“築夢70年·大國城長”大型全國聯動策劃,其中“人居進化論”系列,旨在勾勒出70年人居進化下,一部濃縮的社會變遷史。探討自住房體制改革以來,流動於城市化繁榮進程中,人居習慣升級,居住產品迭代的時代脈絡。本期對話嘉賓:漢森伯盛國際設計集團總建築師——盛宇宏。

作爲漢森伯盛國際設計集團的掌舵者,盛宇宏本人就像他所評價的廣州:包容、務實而又充滿創新精神。畢業於中國建築系老八校華南理工大學、在90年代初期便作爲優秀人才前往香港交換、多次斬獲各項優秀建築師頭銜,在同行眼裡,盛宇宏一直是“學霸”人設。

這樣一位身居管理要職、設計才華出衆的總建築師,在談及行業生態和城市更新時,既不乏深刻的犀利觀點,也始終保持謙遜儒雅。

面對北上深的步伐,他直言“廣州應該奮起直追”,談及建築的魅力,他認爲“應該尊重時代的審美,再進行設計的演繹”,對於廣州舊城改造的現狀,他有感而發:“不能光講經濟GDP,設計GDP纔是反映城市品質的重要標準。”

以下爲訪談全文:

本站房產:1979年,廣州出現了中國內地第1個商品房小區東湖新村,您認爲,廣州在中國住宅發展史中是怎樣的地位?至今40年,廣州的商品房設計經歷過怎樣的升級換代?

盛宇宏:廣州住宅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這種優勢在早期體現得尤爲明顯。首先是設計的新穎程度,其次是設計的精細程度,包括對面積和功能的極致推敲,以及對整體環境的打造,都長期獨佔鰲頭。

但近年我們也觀察到,北上深的進步非常顯著,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廣州。住宅設計的對比,主要是從建築造型和整體環境來考量,而上述城市對住宅外立面和建築形象的投入,卓有成效。從這個角度上講,廣州應該要奮起直追了。

80年代,廣州是改革開放的南風窗,國企開發商和港資開發商,借鑑香港設計理念,帶動廣州住宅開發走到了中國的尖端,這在當時產生了跳躍性的影響。從貼瓷片、鑄鋼窗、公用廚衛的集體宿舍,幾乎是一步登天,把中國帶到商品房時代。

1993年,我從香港求學歸來,最早的設計作品是中山八路的富力廣場,當時第一次引入了香港的飄窗臺,首層設有入戶大堂,還融入外觀細節的設計,在當時是突破性的創新。記得當時富力董事長去現場,剛好棚架拆下來,他一看是歐式建築,就放心說“不愁賣”。

再往後,我們認爲房子不僅僅要提供空間,更多的是提供生活感受。所以提出新的理念,比如把休閒度假的健康生活引入住宅區,也引領了當時的住宅潮流。比如建設時代花園時候,我們把棚架設在二層以上,樓上施工,樓下架空,同步進行室內設計裝修,把園林環境和室內大堂提前建好後,客戶可以直接參觀看房,這種創新的情景銷售模式,體驗感強,在90年代到2000年初這10年,給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

本站房產:廣州住宅最早向香港學習,那在學習的過程中,怎麼體現“在地性”,也就是怎麼與廣州特殊的氣候特點和地域文化進行結合?

盛宇宏:在地性,我覺得包含幾個層面的含義:

一是你要充分分析用地所在的環境,讓設計跟周邊環境相融合,充分利用自然景觀,規避不利因素,讓每一戶都能擁有良好的視線和陽光。

二是通過設計反映出對文化、傳統和氣候的高度尊重。廣州是亞熱帶氣候,需要考慮的主要是南北通透、通風采光的問題,另外結合廣州多雨的特點,在小區內可以設計流暢、無障礙的全氣候空間。後期我們也引入民族的建築風格,比如從徽派建築、嶺南建築中,提煉符號,放到具體的建築設計裡。

你要明白,90年代基本上都是歐式柱廊,非常豪華。當然我覺得也要理解,突然之間改革開放,大家手裡有了一點錢,都很希望居住得更有品質。那什麼叫有品質?那個時候認爲就是歐式建築。

但在這種風格之下,我們也做了創新。比如時代花園、富力城,是東南亞典雅風格,方圓雲山詩意是新中式風格,美好居則是現代風格,我們都在做不同嘗試,希望打破清一色的歐式風格的狀態。

我覺得這也反映出當時的在地性。在地不光是氣候文化和地理環境組成,更由人組成。在當時廣州人喜歡的風格上,我們適當引導審美,這也符合我們對在地性的思考。

本站房產:所以您認爲在人居進化層面,大衆的審美需要被引導嗎?

盛宇宏:對於美,肯定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我覺得設計最有趣最具挑戰的一件事情,讓我一直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就是我們需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成長。適應科技進步是一個方面,適應使用者生活需求和心態習慣轉化也是一個方面。

即便同樣在廣州,最早期我們是爲50後設計,現在可能是爲00後設計,不同年代大家的需求不一樣,這種審美上的差異,我覺得不是衝突。

我們應該根據所設計的項目,分析目標客戶,進行合理的演繹,我們把自己的概念拿出來的時候,也不是一下子能夠說服和打動別人,這個過程可以有互動和探討,非常正常。通過溝通跟交流不斷調整,正是設計的魅力所在。

與其說是引領,不如說設計應該看到未來的趨勢。我們現在畫的圖,可能兩年後才推出市場投入使用,所以我們必須有前瞻性,這種預判能力和創新激情,需要不斷與客戶進行溝通才能獲得。

有的時候成功了,有的時候客戶還是選擇保險,都可能發生。但我們公司有個理念是純粹,就是無論最終選擇什麼風格,都應該把它做得非常純粹,而不是變成“四不像”。所以我們會把室內和景觀共同引入設計過程中,使其成爲整體。

本站房產:在您看來,現在的年輕人,會不會對傳統的建築風格接受度不高?

盛宇宏:我們一直強調“骨子裡的中國”,不是說一定要大面積使用黑灰色,或者做出繁瑣的斗拱柱廊,才叫中式。

中式可以有現代的表達,這也是我們致力在做的事情,當你這麼做了,你才能被當代的年輕人所喜歡,這種文化纔有機會繼續傳承。

現在我們做的中式,可能就是一種磚,通過很現代的排列,砌成一幅牆,表面好像沒什麼,但是你能感受到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另外,在目前現代材料居主體的情況下,突然給一扇門用傳統的材料,也會產生碰撞,而且更有設計感。

所以我並不覺得現在年輕人會抗拒中式,關鍵是你有沒有把這件事情做好。如果你還像10年前,甚至100年前的設計師,把同樣的東西放到現在的社會,的確有人不喜歡,我覺得完全可以理解,那些應該在景區傳統的街巷裡保留原汁原味,但放到我們現代生活裡,會產生違和感。大家可能更希望看到有內涵,有底蘊,用現代材料和現代手法表達的中式。

本站房產:受高地價影響,開發商爲控制房屋總價,開始儘可能開發小戶型,您認爲在人均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怎麼保證居住的舒適度?

盛宇宏:我們幫開發商做過一個“一生住宅”的研究,就是專門針對戶型進行分析,現在房價高導致房子小,是大勢所趨。在小空間裡,怎麼提供兼容性更強的設計,讓能給居住者住進去,可以適應人生不同階段的居住需求呢?

首先是內部的設計,需要儘可能提供可變的空間,比如柱子管線,分佈合理,可以自由進行間隔,想做三房可以做三房,也可以改成兩房,甚至全屋打通。比如洗完衣服,到底把洗衣機放在哪裡,我們希望放在靠近浴室的地方,讓室內有更多通透的空間,更加便捷的流線,適合現在的生活。

其次是外部的設計,我們會利用轉角窗,落地窗,讓小空間通風采光更好,舒適性更強。當你向外看到的視野足夠寬闊,也就不覺得壓迫。

其實你說廣州的房子小,但跟香港比又還算大。他們三四十平,也要隔出三間房子,那種小,我們更加難以想象。以前我們在香港關電視,找不到遙控都是用腳直接就關到了,因爲沙發離電視機就1米。現在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可以通過設計和對每一寸空間進行詳細規劃,讓小空間呈現出愉快的生活狀態。我們也一直推崇建築和室內要同步互動的工作方式,空間越來越貴,需要內外協調,把設計做得更精細化。

本站房產:廣州市區寸土寸金,未來房地產開發可能轉向舊改賽道,作爲建築師,您覺得新時代下,舊改應該有什麼新思路?

盛宇宏:舊改我覺得分兩種,一種就是對原有建築於進行微改造,引入新的功能和業態,煥發生機;一種是舊廠改造,我們更傾向於讓新和舊之間能體現歷史的傳承。

其實在歐洲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開發的力度比我們差得遠,只是改一改,但改完以後,讓人覺得每個都是獲獎作品,特別有意思,大家都願意待在那種地方,因爲的確很有設計感,我想國內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原因是改造過程中,費用太低。不僅本身改造費用低,給予設計師投入的費用也低,所以最後不可能花很多時間找優秀的設計師。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一邊做賺錢項目,一邊做這種不賺錢的項目,做情懷去獲獎。

但這種模式不可持續,只有給到設計師相對合理的回報,纔可以更專注,讓城市更多元化。像紐約高線公園,一路上可以不斷看到各種細節,絕對不可能讓設計師貼着錢去做這個事情,那樣做不到如此細緻。

我們跟歐洲設計師交流,他們說,這些項目是由政府發標,以時間來定報酬。比如政府準備提供1千個小時的報酬給設計師,設計師每個小時的工資,由工會制定標準,大家去投這個標,中標之後就花1千小時把這個事情做好。

我們這邊都是算造價百分比,或者算建築面積。但蓋個小亭子,在河邊修個欄杆,做幾級臺階,哪有什麼建築面積?可是如果定義時間,大家就可以認真地把設計做好。所以你看歐洲的城市,雖然好像沒有太多新建築,但每個小地方都充滿設計感。我們不能光講經濟GDP,一個城市的設計GDP纔是反映一個城市品質的重要標準。

本站房產:這麼多年來,您對自己哪個作品最滿意?

盛宇宏:以前也有很多記者問過我,我一直都說是下一個。如果在廣州的話,應該就是尚東柏悅府。

這個項目位於花城大道和獵德大道交叉位,6萬多平,體量小,但在珠江新城核心區,而且靠珠江公園,當時周邊的房子都已經建成,只剩下這塊地的時候,我們接到這個任務。

我們當時主要思考的是,這棟建築,不僅要讓在此居住的人感受到價值,同時也能讓廣州這座城市,因這個建築而更加美麗,讓建築成爲融入環境的唯一。

經過分析,我們確定了兩點,首先,在當時周邊都只做到150米高的情況,向政府申請做到208米,讓城市視線在這個建築上有一個跳躍,使獵德大橋和花城大道在這個轉角有一個驚喜,最後政府批到了198米。其次,在具體手法上,我們設計了小旋轉,讓更多房間能夠越過低矮房屋,看到小蠻腰和珠江,通過細緻的巧思,把空間做活。

整個項目我們跟了8年,中間多次都差點被否掉,因爲太創新,需要花很多技巧,專業知識,還要有信念,同時也要考慮經濟性,從投資商的角度看問題。幸好最後被市場認可,1棟樓賣了100億,而且也在業界收穫了口碑。

上週新增房源1825套 增城領跑

越秀受威脅!郊區也有這些新名校

意向樓盤:

姓  名:

手  機:

人  數:

看房日期:

1.14南沙精裝商住兩用公寓3萬抵8萬

姓名

手機:

人數

東部1線雙景房7字頭起享2萬抵93折

姓名:

手機:

人數:

番禺線大平層山景洋房

廣佛線開闊江景洋房

東部1線山景房7字頭起

南沙線精裝商住公寓

保利大都匯情侶公寓

大壯國際廣場減10萬

珠江嘉園1萬抵95折

保利花城享1萬抵97折

碧桂園空港國際小公寓

碧桂園豪園總價95萬起

荔灣國際城1萬抵20萬

佛奧廣場頂級商務平臺

變身!上帝視角看琶洲

新團隊如何撬動地王?

廣鋼大熱 看荔灣房價

新黃埔撼天河老大地位

2015樓市網友吐槽榜

買二手房也不“二”

買房如何選樓層?

靠工資永遠買不起房?

讀公積金異地貸款政策

搞懂以房養老的背後

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