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礦坑還清236億債務!昔日禁區「可可托海」大解密

▲可可托海擁有壯觀的地質地貌,完全襯托人類的渺小。(圖/記者黃巧雯拍攝)

記者黃巧雯/新疆報導

最近有張照片在微博上流傳,這是由素人網友所拍攝的新疆阿爾泰山,純用手機,毫無修圖,阿爾泰山在陽光的映射下金光閃閃,連阿勒泰公安官方微博都發文讚歎,「如果你還不明白阿爾泰山爲什麼叫做金山,請圍觀。」然而,阿爾泰山之所以會被譽爲「金山」,還有一項重大的歷史意義。

▼在陽光的照射下,阿爾泰山竟是金光閃閃的。(圖/取自微博)

阿爾泰山是新疆重要的林區,它風景絕美,著名的喀納斯、可可托海、禾木村景點都因它而生;它也是天然牧場哈薩克民族在這逐水草而居,數以萬計的牛、羊、馬和駱駝仰賴它才能溫飽;它更是中國大陸重要的礦山,大陸靠着它在50多年前還清52.9億人民幣(約236億臺幣)的鉅額債務,將其稱作「金山」當之無愧。

▲▼阿爾泰山隨處可見滿山遍野的牛、羊、馬、駱駝,牠們是哈薩克民族的重要資產,當地導遊時常打趣地說,在他眼中牠們不是動物,而是一堆人民幣在奔跑。(圖/記者黃巧雯攝、JOE小姐提供)

談起這筆高達52.9億人民幣的債務,新疆當地一位維吾爾族導遊解釋,一直到1990年代末期,阿爾泰山間的可可托海礦區都還是中國大陸的秘密禁區,「翻開那時候的中國地圖,上頭絕對找不到可可托海這個地方」,它一直被代號稱「111礦」,而這些故事都要從現已解體蘇聯,以及「三號礦坑」說起。

▼「三號礦坑」超級巨大,鏡頭中讓人休息的藍色涼亭只剩下「一小點」。(圖/記者黃巧雯攝影

1930年代,一位蘇聯的地質學家北疆額爾齊斯河附近找到了稀有礦石,一路逆流而上追蹤到了可可托海,接着便派了組地質隊進入阿勒泰,並發動當地牧民採集礦石、進行收購;1940年代,中蘇決定聯合開發這塊區域,果然在這裡找到不少稀有金屬寶石

「目前地球上已知有140多種有用礦物,從可可托海這裡開採出來的就高達86種。」導遊解釋,可可托海礦產豐富,蘇聯地質專家們進駐北疆開採20餘年,又以「三號礦坑」最具代表性,「一座山被開採成一個深達140公尺、直徑250公尺的礦坑,規模之大,礦種又多。」

▼因爲歷史因素,「三號礦坑」附近有許多的俄式建築。(圖/記者黃巧雯攝)

只是,到了19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方面撕毀了對華經濟援助協議,一夕之間撤走礦區的設備、專家,還要求中國大陸必須在1965年前償還共計52.9億人民幣的債務。當時的中國天災連連、饑荒遍地,蘇聯雖同意用農產品償還,卻對這些作物有各項刁難,「蘋果雞蛋過篩太小太大都不可以,豬肉太肥太瘦的也不行。」

導遊也說,日本人曾在這期間提出用一公斤的糧食換取一公斤的「廢棄礦石」,顯見可可托海礦區礦石的價值有多高。爲了還債,中國沒有答應日本的要求,反而咬牙自行投入開發,現今已有資料證實,「三號礦坑」所擁有的稀有礦產扛起了蘇聯債務的47%,也幫助中國在1964年就提前還清債務。

新疆身處中國內陸,可可托海自然不是真正的海,只是在哈薩克語中意爲「綠色叢林」,關於可可托海礦區的傳奇,如今也已不是秘密。「三號礦坑」雖然曾一度在1999年宣告已開發完畢、資源枯竭,但它仍是遊客去新疆遊玩的重要景區之一,如果你到了可可托海,請務必去「三號礦坑」感受一下。

▼「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大陸第一個以典型礦牀與礦山遺址爲主體景觀的國家地質公園。(圖/記者黃巧雯攝影)

▼可可托海擁有壯觀的地質與地貌,完全襯托人類的渺小。(圖/JOE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