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眼鏡會是AI最佳的硬件載體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2023年,兩個行業事件對蜂巢科技創始人夏勇峰產生了較大的觸動。

第一個是2023年6月,蘋果公司正式發佈Apple Vision Pro。隨後該產品銷量一路走低,市場表現並不理想;第二個是2023年11月,字節跳動旗下的PICO宣佈縮減團隊。

“這兩件事讓整個VR/AR行業變得悲觀”。夏勇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Vision Pro發佈前,業界本充滿期待,畢竟這是蘋果佈局多年的一款全新產品。但當產品出來後,市場反饋出較大落差。有業內人士稱,“如果連蘋果都做不好的產品,那其他人可能更不願意投入去做了”。

PICO CEO周宏偉去年指出,“我們在重新覆盤了業務和市場情況後,認爲VR行業仍處於非常早期的狀態。此前,我們對行業和市場的發展估計得比較樂觀,但實際上沒有預期的那麼快。”

行業公司的這些變化,也讓夏勇峰慶幸自己之前沒有繼續往AR眼鏡方向加註。

蜂巢科技成立於2020年10月。次年8月,作爲小米生態鏈一員,蜂巢科技推出了首款產品——米家眼鏡相機。當時,蜂巢科技瞄準的方向還是AR眼鏡,但後來,其調整了方向,推出的第二款產品變成了智能音頻眼鏡。

“之前我以爲AR眼鏡是北京香山(主峰海拔575米),通過3-5年的時間做出產品就能成。後面卻發現它其實是珠穆朗瑪峰,這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直接爬,而是先找個大本營,等各項條件成熟時再去爬。所以整體策略需要調整,時間維度也要拉長”。夏勇峰說道。

而夏勇峰眼中的“大本營”,是蜂巢科技要先成爲一家能夠賺錢的智能眼鏡公司。8月8日,蜂巢科技推出首款自有品牌產品——界環AI音頻眼鏡。對蜂巢科技而言,這也是其向“大本營”邁出的第一步。

押注音頻眼鏡賽道

在Vision Pro身上,夏勇峰也印證了一個道理:如果一個創新產品沒有合適的參照物,那它體驗做得再好,離用戶的預期都會很遠。

比如投在Vision Pro上的資源,可能只要拿十分之一投到手機上,用戶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感知。但在Vision Pro上,因爲用戶沒有參照物,他們只能和自己平常戴的眼鏡比較,這導致用戶很難特別滿意。

在需求層面,夏勇峰舉了一個例子。“大哥大雖然很醜、很沉,但在那個時代,它有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點——可以打電話。如果沒有它,就只能用做座機,所以對於大哥大,用戶有非常強烈的需求。但到目前爲止,Vision Pro還也沒有找到這樣強烈的用戶需求點。”

因此在決定不繼續做AR眼鏡時,夏勇峰思考的產品方向是,先找一個用戶都能接受並且對他們真正有用的方向,哪怕智能度低一些。最終,他選擇了智能音頻眼鏡。

2023年4月,蜂巢科技發佈了米家智能音頻眼鏡。據夏勇峰透露,米家智能音頻眼鏡的銷量今年已經超過10萬個。

在該領域,蜂巢科技也不乏競爭對手。近年來,華爲、Bose、JBL等品牌均推出了智能音頻眼鏡產品。以華爲爲例,其早在2021年就推出首款搭載了HarmonyOS的華爲智能眼鏡,正式切入音頻眼鏡賽道。隨後在2023年9月又推出升級版本華爲智能眼鏡2。

市場數據顯示,音頻眼鏡市場近幾年增長迅猛。2022年,全球智能音頻眼鏡市場出貨量達343萬副,較2021年全年增長58.6%,市場規模達到9.1億美元。有研究機構預測,到2025年,全球音頻眼鏡市場出貨量將超過503萬副,2030年將達951萬副。

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爲智能眼鏡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2023年9月,Meta發佈了智能眼鏡Ray-Ban Meta,在隨後的更新中,該產品搭載了Meta Llama 3大模型,可實現語音交互、物體識別、文字翻譯等功能。

在AI大模型的賦能下,Ray-Ban Meta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00萬副。可對比的數據是,Ray-Ban的上一代智能眼鏡產品Ray-Ban Stories從2021年9月發佈至2023 年2月累計只售出30萬副。

Ray-Ban Meta取得成功之後,AI智能眼鏡也成爲新的風口。今年3月,字節跳動收購了全開放穿戴式音頻品牌Oladance。基於字節跳動此前在AR/VR上的佈局,業界普遍認爲,字節跳動未來或將推出類比Ray-Ban Meta的智能眼鏡。

此外,今年5月,華爲的智能眼鏡產品也開始接入華爲盤古AI大模型。而蜂巢科技,也成爲了AI智能眼鏡賽道最新的玩家。

AI的最佳載體?

在創辦蜂巢科技之前,夏勇峰曾擔任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參與創建了小米生態鏈部門。而在創業之後,他的企業也成爲了小米生態鏈中的一員。

夏勇峰告訴記者,對創業公司來說,參與小米生態鏈是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路徑。但在他看來,先做小米產品然後做自有品牌,也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這類案例已經不勝枚舉。華米、九號公司、石頭科技等上市公司,都是脫胎於小米生態鏈。對蜂巢科技來說,自有品牌最大的改變,就是能把做智能眼鏡的所有事情都閉環。

夏勇峰稱,在小米體系,蜂巢科技的產品更標準化。但在自有品牌下,蜂巢科技希望更加個性化,以及有更好的服務。

比如在“界環”品牌下,蜂巢科技可以給用戶提供更多眼鏡框選項以及提供線上配鏡等更多服務。更重要的變化是AI,做AI硬件需要軟硬件協同,而這,只有在自有品牌下才更便於展開。

目前,界環AI音頻眼鏡主要搭載了三項AI應用,分別是AI暢聊、AI通知播報、面對面翻譯。未來還將推出類似“播客”的AI應用“界環愛聽”等。

據夏勇峰透露,蜂巢科技在服務器端搭建了一個AI Hub,共連接了14款大模型,團隊會根據不同業務場景的需要,去選擇最合適的大模型。

在夏勇峰看來,眼鏡會是大模型落地的最佳硬件載體。“眼鏡的最大特點就是離人更近,它比手錶、耳機,甚至手機都離人更近”。

但他同時認爲,現階段最理想的AI硬件絕不是因爲有了AI技術才產生的全新硬件,而是那種即便沒有AI功能用戶也會買的硬件,只不過在此基礎上,AI提供了更好的智能體驗。

所以對蜂巢科技而言,AI音頻眼鏡的商業邏輯首先是要做好一款眼鏡,滿足用戶的日常佩戴需求;其次是做好音頻功能,能夠替代用戶使用耳機的場景;最後纔是AI功能的加入,讓用戶擁有更多可以使用的場景。

談及未來的發展,夏勇峰表示,目前創業公司還存在一定的窗口期,如果再過兩年,大廠都進入這個賽道,那創業公司可能就沒機會了。

即便現在,大廠們也隨時可能進來。“到時對創業公司來說,就是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在大廠進來的時候,你已經走得很遠,能夠跟大廠進行局部博弈;第二種就是你走得不夠快,當他們入場後,一星期就把你幹死。”夏勇峰說。

所以當新風口來臨,創業公司要做的就是加快腳步,在短暫的窗口期內博取更多的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