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城市排水講究“可持續”

新華網倫敦7月17日電(記者張越男 郭瑞)SUDS是“可持續排水系統”的縮寫,是英國政府當前竭力推廣的一種新型排水理念,旨在從排水系統上減少城市內澇發生的可能性,同時提高雨水地表水利用率,兼顧減少河流污染

根據英國環保局的定義,“可持續排水系統”包括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可持續式管理的一系列技術。例如,在條件允許的建築屋頂種花種草攔截雨水;庭院裡設雨水收集設施,用所集雨水澆灌花園沖洗廁所路面鋪設可滲透混凝土塊碎石或滲水瀝青,從而部分替代傳統水道排水溝功能路邊溝渠,填滿瓦礫石子,這可以減小暴雨水流流速流量

還有在工業用地上利用比傳統溝渠更淺更寬的綠色窪地降水進行暫時儲存和過濾,然後導入下水管道,這可有效減少工業污染物流入河道;在空曠處挖掘池塘,在強降雨天氣可儲存雨水,平時則可美化環境

歸納一下發現,“可持續排水系統”遵循三大原則:排水渠道多樣化,避免傳統下水管道是唯一排水出口;排水設施兼顧過濾,減少污染物排入河道;儘可能重複利用降雨等地表水。

英國環保局還表示,具體操作時,採用什麼排水系統由具體地理條件和環境決定,有時需將多種排水技術結合使用。

傳統排水系統的核心理念是將雨水儘快從落地點引至排放點(如水道或滲水坑),英國環保局認爲,這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果。首先,導致水道水位和水流速度急劇上升,增加下流發生洪水的風險;其次,地表水流通常夾雜的油質、有機物、有毒金屬等污染物質,會毫無阻攔地經下水管道進入河流,長此以往會導致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質下降;第三,降雨直接引入傳統下水管道,乾旱時便減少了增加地下水儲量和河道水流的機會。

針對傳統排水系統的這些弊端英國政府決定大規模推廣“可持續排水系統”。後者不僅能夠減少城市在極端暴雨天氣時發生內澇的可能性,還有其他多種好處,包括將污染擴散最小化、維持或恢復自然水流、改善水資源以及美化市容市貌等。

英國建築工業研究及信息協會是參與推廣“可持續排水系統”的一個重要機構。其負責水類事務的項目經理喬納森·格萊魯姆告訴新華社記者,“可持續排水系統”除了具有功能上的優勢,所花費的綜合成本還低於傳統排水系統,實踐表明可最多節約三分之二的費用。

格萊魯姆說,事實上,“可持續排水系統”的出現已有一些年頭,但2007年英國發生洪澇災害成爲其大規模推廣的導火索,自那以後,英國在法律制度和政府政策上將這一做法確定下來。

2007年,極端暴雨天氣導致英國境內多地發生洪水,有7300家公司及4.8萬家住房被淹,共造成約32億英鎊的損失。隨後,英國政府委派專人對這次洪災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地表水”是罪魁之一,城市的這一問題尤其嚴重。強降水連續性降水超過了城市排水能力,那一年英國多個城市發生內澇。

調查報告向英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其中包括“改革傳統排水系統、推廣可持續排水系統”的內容。2010年4月英國議會通過《洪水與水管理法案》,規定凡新建設項目都必須使用“可持續排水系統”,並由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負責制定關於系統設計、建造、運行和維護的《全國標準》。

格萊魯姆說,《標準》預計明年出臺,屆時,英國的“可持續排水系統”將可以開始大規模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