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專欄 | 巴菲特的價投哲學究竟可持續嗎?

ESG是人類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美好社會的一張“綠色船票”。從ESG的視角凝視,股神巴菲特卻似乎是一位爭議人物。

一方面,他對化石能源的投資爲自己招來ESG角度的批評。

不久前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這位投資之神再次對可再生能源的轉型表達出審慎態度,不僅認爲能源結構從碳資源轉向需要很多年,還表態若儲能技術無法突破,太陽能永遠不會成爲唯一的電力來源。

但另一方面,巴菲特價值投資哲學中的“長期主義”、“價值投資”又與ESG精神內核不謀而合。

有人認爲這反映了資本用腳投票的利益驅動,也有人認爲這種內在價值觀其實對商業生態形成了更加深遠的精神反哺,是真正的可持續性。

中國式價投

巴菲特價值投資哲學中的長期主義是基於對企業基本價值的深入研究和對經濟週期的理解,而非短期市場波動的反應,比如說專注於企業基本價值,長期主義鼓勵投資者關注企業的基本面,如盈利能力、競爭優勢、管理團隊等。

長期主義者通常不會頻繁買賣股票,而是選擇在自己認爲被低估的時候買入,並且持有相當長的時間,以此降低交易成本,並且更容易受益於企業的長期增長。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底層邏輯是講求‘確定性’,以蘋果股票舉例,蘋果除了有科技屬性外,還具有消費、金融等相關屬性,就比如蘋果商店擁有着非常龐大的APP數量,擁有龐大的消費羣體,所以資金現金流很好,可以說是超越經濟週期的,不會受很多因素的干擾。這也就從側面印證了爲什麼蘋果股票能夠長時間成長、保持穩定性。”在線投資決策解決方案提供商九方財富旗下九方智投投資顧問葉再豪分析稱。

有分析認爲,這種對企業的長期潛力和價值的重視與ESG理念是契合的,因爲ESG考慮的因素通常也與企業長期價值創造密切相關,包括環境管理、社會責任和良好的治理實踐。而巴菲特重視風險管理,認爲投資者應該避免損失,在投資決策中考慮風險因素,ESG考慮的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可以幫助投資者識別和管理潛在的風險,例如環境風險、社會聲譽風險和公司治理風險。

不過葉再豪葉認爲不能將這一選股模式完全照搬到A股市場,因爲在A股市場追求價值確定性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去尋求情緒的確定性,而這種“情緒的確定性”其實是對週期性運行規律的敏銳。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強調“好賽道、好公司、好價格”,平移到A股市場,葉再豪將之微調爲:“新賽道,好公司、好趨勢”。在他看來,A股市場的動態是新舊更替的,再看好一個賽道、一家公司,在A股市場當中也是有周期的,不會無限期一直上漲。

“以2023年的AI人工智能爲例,從0到1的過程中確實形成了一波非常好的行情,但之後是有回調的,因此在實操當中需要看長做短、買入機會賣出風險。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應用到A股市場一定要靈活應用,不能機械地理解價值投資,一味拿着的只能被稱作‘收藏家’。”葉再豪表示。

毫無疑問,巴菲特喜歡投資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這些企業能夠在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並持續創造價值。ESG因素可以幫助識別這些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例如那些在環境領域具有技術領先地位、在社會責任方面表現優秀、或者在治理結構上更加健康的企業。

巴菲特認爲企業的價值觀對其長期成功至關重要,偏向於投資那些具有良好社會責任感和誠信度的企業。ESG考慮的因素可以幫助評估企業的價值觀,包括其對環境的承諾、對員工和社區的關懷,以及是否存在透明度和誠信度的問題。

複雜態度

不過,在單純“概念”層面上,巴菲特本人對於ESG投資並不“感冒”,並且拒絕擁抱氣候議題中的各種國際規則。就在上週的巴菲特大會上,股東們以壓倒性多數否決了沃倫·巴菲特集團有關環境、社會和治理變革的六項提議,這位億萬富翁投資者及其董事會都反對所有這些提議。股東以至少3比1的比例投票反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披露更多有關其氣候相關風險或溫室氣體排放、解決這些問題的努力以及促進多元化的努力的三項提案。

但這並不意味着巴菲特對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所包含理念的真實態度。儘管他沒有直接表達過對ESG的明確立場,依然可以從他的投資實踐和公開言論中找到一些線索。

比如巴菲特非常重視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層的行爲。他認爲一個好的管理團隊和健康的治理結構對於企業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在他的投資實踐中,他經常選擇那些具有透明度高、股東權益受到保護、並且管理層誠信度高的企業。

巴菲特在一些公開演講中提到過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他認爲企業應該在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並且對員工、客戶、供應商和社區負責。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將社會責任作爲投資決策的主要考慮因素,但他對於企業的聲譽和品牌價值非常重視,這與社會責任密切相關。

相較而言,在環境方面巴菲特的言論確實相對較少。然而他投資的一些公司,如可口可樂和蘋果等,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已經有一些積極的舉措,並將之作爲公司長期發展與規避風險的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