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民連署要求承認臺灣是國家 官方重彈一中舊調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公民發動連署要求英國政府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連署人數突破1萬人,英國政府4日迴應指出,自1972年英國與中國大陸建交後,英國政府長久以來的立場是不承認臺灣是個國家,臺灣問題應通過對話加以解決,與臺灣海峽兩邊人民觀點一致。

中央社報導指出,英國外交部迴應,根據1972年英國與中國大陸簽署的聯合公報,「英國認知到中國的立場,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這項由英國公民柴普曼(Lee Chapman)於1月18日發起的連署案公佈在英國國會網站,連署文的標題爲「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Recognise Taiwan as a country),內文指出,由於「一箇中國」政策,英國無法承認中華民國政府,造成英國與臺灣的外交關係必須建立在非官方基礎上。

連署文強調,臺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並非中國大陸指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情況必須改變。連署案在1月20日連署人數突破1萬人,英國政府依規定必須迴應。

英國政府認爲,臺灣議題必須透過對話解決,這符合兩岸人民的看法,近年來兩岸在交通運輸、觀光旅遊貿易往來等方面有大幅成長,有助於兩岸和平與穩定,希望這樣的趨勢未來能延續。

聲明進一步指出,在英國在臺辦事處及臺灣駐英代表處推動,及臺英雙方商業教育文化的關係基礎上,英國與臺灣有穩健但非官方的關係,這個關係爲英國與臺灣帶來重大的利益,在環境司法及教育等議題上有廣泛的交流與互訪。

英國政府鼓勵英國企業利用臺灣蓬勃發展的經濟、優良的商業環境及與亞太地區密切的貿易與投資連結,臺灣是英國在亞太地區第6大市場,201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8億英鎊,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英國與臺灣在不以國家爲入會條件的多邊組織也有建設性的關係,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劉志攻表示,中華民國作爲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不會因英方迴應而減損。劉志攻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對英國公民這項自發性關心臺灣的連署行動表示感謝,而英國政府的迴應,反應英國長期以來一貫的立場,並非新創

劉志攻指出,英方針對兩岸關係及臺英雙邊關係的迴應內容顯示,英國肯定馬英九總統兩岸政策與活路外交創造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