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多少人的棒球啓蒙之作《棒球》

作爲日本國民運動之一的棒球由於場地人員傳統等諸多限制,至今沒有在大陸地區得到廣泛普及,只有極少數的專業球隊始終在堅持。從整體來看國內很難找到關於棒球的各方面信息,這種風靡美國、日本、臺灣等地的運動幾乎沒有在各種內地體育媒體上出現過,很多人自然也就對其缺乏瞭解,包括歷史、文化以及基本規則等等。

不過從1980年代一路走來的紅白機玩家倒是很可能通過一款老遊戲細緻瞭解過棒球的大致玩法,甚至有可能因爲本作而愛上這項運動,這就是發售於1983年12月7日的《棒球(ベースボール)》。

任天堂出品的這部作品內容非常簡單,除了單純的棒球競技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元素,比如劇情人物等等,玩家進入遊戲後直接作爲攻方隊伍的一員開始比賽。可以選擇1P與電腦比賽,也可以兩名玩家分別控制一支球隊進行對戰。

作爲FC主機上第一款棒球主題遊戲,本作可以操作的部分其實比較少,僅僅只有揮棒時機把控、作爲投手投球角度力度、牽制球、控制人物跑壘或者不跑等等幾個,沒有個人數據概念,投手的體力不會衰減,擊球手慣用擊打方向隨機,能力固定,就連防守方的補球跑動也是自動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玩家只能看着速度捉急的NPC隊員跑壘或是防守,沒有一種用手柄操控全局感覺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畢竟1983年7月15日FC主機才正式上市,期望一款在主機發售後還不到5個月就發售的遊戲有什麼驚人表現,原本就不現實

儘管內容十分簡單,可遊戲的核心組成部分,也就是棒球運動的基礎規則以及樂趣還是傳達得比較到位,玩家在熟悉操作之後甚至可以實現一些簡單的戰術意圖,比如犧牲打、有目的的偷壘等等,不堅持到九局下半就難以知道最終結果的懸疑特點也體現得很好。而如果能在遊戲中擊出一記本壘打全場掌聲雷動的效果十分驚人,讓人切身感受到棒球這種運動的魅力

南夢宮的《職業棒球家庭競技場》擊球界面

這部看似單調的作品對FC平臺棒球主題遊戲基本形態以及諸多規範的建立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用戶界面設計視野範圍、操作習慣等等,在後來由南夢宮開發的《職業棒球家庭競技場》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本作的影子

開場的隊伍選擇畫面

不同隊伍的顏色區別還是比較大

順帶一提,本作中6支隊伍的英文字母縮寫可不是亂取的,而是與日本職棒聯盟中央聯盟的6支球隊一一對應,比如G代表讀賣巨人、T代表阪神老虎、D代表中日龍等等,所穿的隊服顏色也都是這些球隊的傳統色,可以說是打了個版權擦邊球,對遊戲在日本地區的推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