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衆籌二三事:老哥你是缺錢還是騙錢?

衆籌二三事:老哥你是缺錢還是騙錢?(來源:本站

2017年結束了,我不怎麼懷念它。在這一年裡,大大小小的衆籌掏空了我們玩家的錢包。

也許你沒有接觸過衆籌,但是下面提到的幾個遊戲,稍微關注圈裡動向的你總會有所耳聞:主打末日風格,IGN高達8.5評分的《廢土2》;同樣擁有高達8.5評分的《永恆計劃》;籌款已達9億,堪稱衆籌史上的“萬磁王”《星際公民》;還有雖然是日本方開發,但很貼心地給中國玩家開放支付寶籌款渠道的《莎木3》——結果拿着籌來的700萬美元鼓搗兩年多隻鼓搗出了一個連大學生畢業設計水平都不如的崩壞預告片。

關於衆籌的性質,我們打個比方:對支持者而言,衆籌就好比說去買燒餅商家讓你從口袋掏錢買他家新的燒餅無非是兩種情況,要麼給你看他的料,給你嘗一口,你覺得好吃,靠譜,就掏錢買,這叫DEMO展示;要麼你聽別人說這家燒餅做的好,或者之前有嘗過他家的別的燒餅覺得味道不錯,決定掏錢,這叫賣情懷賣口碑。然後燒餅做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說加什麼料,或者寫個你的名字在上面,這叫支持者回報。最後燒餅做好了,你吃的滿意,商家也開心,這就是一個對個人來說成功的衆籌。

很簡單的原理是吧?但是很可惜,當一個衆籌真正運作起來的時候,往往就會走了味兒——遊戲圈尤其是重災區,水深無比。

這個滅世巨槽,就要從頭吐起了。

萬磁王和老賊鈴木裕的搖錢樹

【“踢”出來的遊戲衆籌】

在上個世紀,衆籌這種“衆人拾柴火焰高”的資本玩法,只在華爾街等金融大鱷出沒的地方流轉。個人小微資本想搞這種模式?想都不要想,要麼沒人響應,要麼被打壓到分分鐘教做人。

然而,隨着互聯網和互聯網支付的發展,一家唱片網站ArtistShare開始了它的衆籌之路,在二十一世紀伊始成了第一個吃衆籌“螃蟹”的網站,也如願以償地嚐到了蟹肉的香味。隨後,互聯網商人們嗅到了商機,紛紛搞起了大大小小的衆籌平臺,他們都想從“衆籌”這道大餐裡分一杯羹。與此同時,在遊戲領域,小到獨立遊戲作者,大到3A級別廠商,也都開始琢磨起衆籌這個新鮮玩意兒來。

我們的遊戲衆籌始於2009年的國外最大衆籌平臺Kickstarter,可謂是很多缺乏資金的獨立遊戲工作者或者工作室成長的沃土,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工作室Double Fine憑着一腔熱血和精美的demo,在衆籌平臺上推出了《Broken Age》,成爲當時融資最大的遊戲項目。該工作室不負衆望,第一章便斬獲了IGN9.5分超高評分,第二章也拿下了9分的超高分,一時間成爲衆籌歷史上的佳話。

衆籌遊戲傳奇Broken Age

除此之外,Kickstarter還給我們帶來了另外兩件高名作:《神界3》和《廢土2》。後者的開發者法戈說道,“如果我能有資金承擔遊戲研發的大部分成本,那麼我就會擁有最多的創意自由。”“這也有助於我與合作伙伴進行談判,無論從經濟還是創意角度來說,雙方在合作時的感覺都變得不一樣了。”

沒有衆籌平臺,也許以上兩作還是會存在,但是質量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廢土2》開發者法戈

除了新作,還有太多的遊戲被髮行商除名,然而衆籌給了它們精神延續的空間《卡梅洛特的黑暗時代》《異域鎮魂曲》《博德之門》等老IP在Kickstarter上募集了超200萬刀以上的資金,它們雖早已被市場所拋棄,然而有能量的老玩家卻撐起了保護傘,讓他們重見天日。

可見,早期的衆籌平臺可謂及時雨宋江一樣的存在,它能讓新IP嶄露頭角、老IP煥發生機,108將在聚義廳統統有位置,人人有功練。如果沒有衆籌,現在遊戲的高分排行榜怕是要狠狠扣掉幾個遊戲下來。

【老哥你是缺錢還是騙錢?】

然而,隨着衆籌圈越來越大,大廠商心懷鬼胎,小廠商魚龍混雜,支持者一次又一次地被當猴耍。當《莎木3》被推出來的時候,一舉打破了Kickstarter最快的融資速度,支持者熱淚盈眶地慷慨解囊想盡一份力,然而兩年多後只等到了一個村姑版的玲莎花,甚至連當年DC版的造型都不如。儘管鈴木裕老賊事後解釋說這只是“臨時建模”,然而回想起當年他拿着70億日元的《莎木1&2》開發經費在中國遊山玩水揮霍一空的坑爹履歷,着實讓人難以信服。

小花你怎麼了小花!

小廠商就更不必說了,各種餅畫得比月亮還大,作品卻十分平庸,或者乾脆跳票跳到天荒地老甚至胎死腹中。比如前不久外國遊戲創作團隊BellularGaming衆籌1億元要打造《魔獸世界》MOD“魔獸傳說”(Warcraft Tales),赤裸裸蹭暴雪的車。項目被暴雪緊急叫停後,1億元的衆籌額無法退回。另外,《異域鎮魂曲》的精神續作《苦難:遺器之潮》雖然最終成功發佈了,但是當時承諾的場景、角色、乃至遊戲系統基本體無完膚,開發者所暢想的多重世界多種風格的構築,最終也淪爲了各異元素的排列組合,除了劇情一無是處。

最近,國外衆籌圈又曝光了一個驚天醜聞,Kickstarter上的明星衆籌項目Project Phoenix被爆料資金挪用,當年衆籌的101萬刀全部被衆籌者由良浩明挪用於開發Tiny Metal,四年時間Project Phoenix的開發進度十分遲緩,而且放出來的遊戲DEMO也是粗製濫造,而Tiny Metal卻在7個月完成了開發,在國外衆籌圈鬧得沸沸揚揚。

在過去的幾年,遊戲衆籌熱潮慢慢減退,玩家們發現那些衆籌成功的作品,像《Broken Age》、《神界:原罪》這樣真正又成功質量又高的遊戲簡直是鳳毛麟角。更多的遊戲經歷了開發遲緩,問題百出的開發週期之後,然後要麼突然消失,要麼只交了一份不到50分的答卷,當年給衆籌者承諾的那些內容和回報呢?抱歉,不存在的。

衆籌資金流向的不透明,讓玩家們完全無法得知自己的贊助到底去哪了。唯一的消息渠道只有開發者上傳的說明文檔,而文檔的真實性又要打上一個問號。在自己投入的錢不見去向或者是被硬塞了一個難吃的餅之後,玩家被傷千百遍,也不可能再待衆籌如初戀了。

【人傻錢多速來——我們的衆籌】

外國人民水深火熱,天朝這邊風景又如何呢?

抱歉,國外尚且還有一段衆籌成功的時期,在國內卻真的是“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別說籌夠款做遊戲,能籌夠款都不錯了。國內遊戲玩家已經習慣了所謂“遊戲免費,道具收費”的模式,先吃你的餅覺得好吃,再給錢。賣情懷賣IP?不說別的,某筆記看到了嗎,好IP大多成了騙氪工具,情懷更是沒人買賬。

現在的衆籌,已經成了遊戲開發者的備選項。真正有能力有實力的,有的是風投公司給你做天使投資,沒本事的遊戲公司上衆籌平臺也是騙一波揮霍一波腳底抹油準備跑路。缺錢倒是不假,拿了錢幹什麼這事兒就很難有人監管到了。哪怕說它籌到了錢認真在做,因爲種種原因成品質量不好啊,進展不順利啊,最終大部分錢打了水漂也不是沒有可能。

《星際公民》餅越畫越大,《莎木3》也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自稱比GTA先進好多年的沙盒《地球OL》也逐漸淪爲了笑柄。在這種大環境下,衆籌支持者越來越不信任做遊戲的,遊戲開發者缺錢也沒什麼動力,或者乾脆就是打着衆籌的旗號來給自己的夢想找個揮霍的理由的。再有甚者,他們根本不缺錢,要麼想借着衆籌的名義來給自己宣傳宣傳,要麼成爲向投資商表決心圈投資商錢的噱頭,要麼就是下面的人向上面的高層表達下“我們沾了點兒新東西——衆籌”的方式。在國內借衆籌的殼,走另一條路的大有人在。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滿懷熱血的工作室和獨立創作者走上了衆籌這條路,也有玩家願意爲它們買單。只是誠意之作,實在太少了。

這已經是個笑話了

爲了籌備這個視頻,我們的特派記者“表哥”採訪了國內知名動漫遊戲衆籌社區前高管B總,想聽一聽圈內人的看法。結果氣不打一處來的B總爆料尺度十分驚人,也頭一次讓表哥知道了衆籌這玩意水有多深。以下是採訪實錄(原採訪太過血腥,在保留其意的基礎上有刪改):

本站愛玩·表哥:B總對國內的遊戲衆籌有何看法?

B總:要聽真話還是官話

本站愛玩·表哥:呃……先說說官話吧。

B總:衆籌這種形式爲中國的獨立遊戲製作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這裡有他們可以獲取的第一批粉絲用戶,有很多有錢但缺乏好項目的投資人,還有得到免費曝光和知名度的機會。隨着這個領域越來越好,衆籌所能發揮的作用和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本站愛玩·表哥:真話呢?

B總:沒戲。籌不到錢,是中國的遊戲衆籌永遠解決不了的關鍵問題。讓你先花錢,支持一個還不定什麼時候上市、能不能做出來還不一定的遊戲,在國內這個對知識產權相對缺乏尊重的環境下,明顯沒什麼羣衆基礎。

而且衆籌本質上是個粉絲經濟,我是你粉絲,一直看你的作品,現在支持你點錢做件事我很樂意;但如果我不是你粉絲,那麼這個最強大的理由就沒有了。所以比起其它文創領域比如動漫啊,小說啊,甚至手辦周邊,都比遊戲衆籌的響應者更多。

至於說衆籌爲獨立遊戲人提供了一個能夠給予各種幫助的平臺——說真的,這個作用是沒錯,但有幾個獨立遊戲人有這個意識的?因爲籌不到多少錢啊。大多數人還是更看重錢,沒錢也就沒動力,自己不認真,衆籌平臺再賣力又有什麼用呢?

比如某遊戲脫口秀節目的衆籌項目事關公司的生死,但CEO一樣也不認真。衆籌並不是把情懷扔出去,大家就嘩嘩給錢的。

聽說現在他們死了

本站愛玩·表哥:那遊戲衆籌的發展前景到底如何呢?

B總:籌錢?前面說了,沒戲。集合重視創意的高質量用戶,做流量生意?高質量用戶本身就少啊,流量也不會高到哪裡去。真要想做衆籌,就得耐得住寂寞慢慢燒錢,期待中國的大環境越來越好,未來有一天能發展的跟kickstarter似的。但問題在於你能活到那時候嗎?

本站愛玩·表哥:如何判別一個衆籌的真假?

B總:什麼叫真衆籌?那就是這個項目完全靠網友籌資來做,網友就是股東,說了算數。籌成了,這個項目就做;籌不成,就不做。很遺憾……在國內,沒發現幾個衆籌是“真的”。

現在的遊戲衆籌,99%都是在玩“缺錢”和“情懷”這倆噱頭的。缺錢的,籌一下,看能不能吸引到投資人、發行商。不缺錢的,籌一下,就當發個免費廣告宣傳一下。

所以網友不需要判別,真正純騙錢的衆籌早TM被平臺涮下去了。比如我見過有個人想衆籌把自己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目標一個億,並且表示自己的親戚朋友至少有1000萬,每人給10塊錢就夠了……真事。

聽到“1000萬親戚朋友”之後表哥的心情

不過還是有一些真正有情懷的獨立遊戲製作人,雖然衆籌不到錢,但他們還是願意嘗試,希望通過衆籌找到自己的第一批覈心用戶。這樣的項目並不難判斷——充滿誠意的文字、有創意的項目介紹、一定完成度的作品demo、持續不斷的更新和互動、符合用戶喜好的回報設置、不孤芳自賞自高自大……遇到這樣的項目,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吧。

本站愛玩·表哥:大部分人覺得錢到位了就是衆籌成功了,是這樣嗎?

B總:錢到位了,衆籌當然就是成功了,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衆籌成功了,不等於項目成功了。因爲衆籌所籌到的不管錢還是其它什麼,都不一定能夠保證項目能夠如期完成,特別是遊戲衆籌往往還籌不到多少錢的情況下。

胎死腹中這種情況在國內外的衆籌平臺上都有,我也遇到過這樣的項目,基本上會退款或部分退款。而那個當初大家看好的創意,就隨風而逝了吧。可惜,然而爲之奈何呢?

表哥訪後感悟:人生如小馬過河,水深水淺,唯有自知

今天,我們仍然還會看到許多熱血青年,懷着振興獨立遊戲的夢想,毅然決然地把有限的生命與金錢投入到無限的遊戲衆籌中去。

只是,當你手握資金準備成爲一名支持者爲遊戲市場出一份力的時候,請好好問下自己:這一次,你到底是把錢奉獻給了夢想,還是空想?換言之,遊戲衆籌這趟水到底是淺灘還是海溝,我們不得而知了。

*記者表哥圓滿完成了採訪任務,並在文字方面給予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助,在此特別緻謝。

*感謝B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