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煙奪命!夫妻「賣自助餐」老公肺癌1年就走...妻呼吸不順也確診

▲一對夫妻經營自助餐店,因長期暴露在油煙環境,相繼罹癌。(圖/資料照)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65歲陳小姐丈夫一起經營自助餐將近20年,大火油煙的高熱環境,常讓她熱得戴不住口罩,直接面對油煙,回家後,繼續煮給家人吃,也忙得忘了開抽油煙機;兩年前丈夫發現肺癌才一年多就急速過世,她突然意識到長期的呼吸不順,就醫檢查果然發現0.3公分腫瘤

臺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汪嘉康院士指出,肺癌是全球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去年(2018)新增逾2百萬肺癌患者發生率爲每十萬人口22.5人,而臺灣最新公佈的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發生率竟高達36.00,且有超過一半是在晚期發現,再觀察臺灣肺癌死亡率,不僅是癌症十大死因之冠 ,更高於全球平均值

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指出,陳小姐工作要煮飯,回家也要煮飯,長期暴露在油煙環境,直到丈夫肺癌過世,才驚覺自己長期呼吸不順似乎不太對勁,但家裡早已因丈夫的病花光積蓄,後來透過基金會提供的「愛妳不肺力」補助,做了肺部劑量斷層掃描篩檢 (LDCT),果然發現0.3公分的腫瘤。

▲環境因子現代人的肺癌無聲殺手。(圖/免費圖庫

如何減少肺癌的發生與死亡,彭汪院士說,除了遠離高危險因子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在早期篩檢,臺灣研究發現,肺癌患者不吸菸者多於吸菸者佔53%,尤其臺灣女性罹患肺腺癌者,有90%沒有吸菸行爲,男性也有40%沒吸菸,顯示不吸菸的族羣依舊不能免除肺癌襲擊。

除了吸菸、肺癌家族病史之外,環境因子是現代人生活中的肺癌無聲殺手,如二手菸廚房油煙、交通廢氣、致癌工作環境(重金屬、輻射、石綿接觸)等都是危險因子。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肺癌治癒有顯著成效!賴基銘說,肺癌在一公分內以手術切除,治癒率爲95%,因此定期篩檢非常重要,尤其針對肺癌高危險族羣,目前LDCT可偵測到小於0.3公分的肺部病竈政府也已進行肺癌防治國家計劃,積極評估LDCT對於肺癌預防實務上更多的可能。

賴基銘提醒,LDCT基本上爲針對高危險族羣,包括有家族病史、吸菸者、長期暴露二手菸環境者以及曾經罹患肺結核與肺部慢性疾病、在特殊致癌環境工作族羣所提供的建議,因爲無論再安全的斷層檢查,還是有輻射線劑量,也因爲偵測的靈敏度,容易造成僞陽性的誤植,所以必須仰仗專業醫師的判讀,纔不至造成健康者的疑慮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