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再修社羣規範 遏止平臺騷擾行爲、違者最重被終止頻道

▲YouTube再修改社羣規範違者最重將被終止頻道。(圖/路透

記者邱倢芯/臺北報導

Google今(12)日宣佈,爲了改善處理 YouTube 內容的方式,因此針對 YouTube上的騷擾行爲調整了數項政策和產品。像是在發現違反《社羣規範》的內容時迅速將其移除,遏止違規邊緣內容的散佈情形,向尋找即時新聞資訊使用者優先顯示」具公信力影片,以及獎勵讓YouTube成爲獨特影音內容集中地優質創作者演出者,YouTube將投入更多心力保護創作者和社羣不受騷擾行爲侵犯。

Google信任與安全小組副總裁Matt Halprin指出,騷擾行爲會讓使用者怯於發表意見或參與交流,對 YouTube 社羣產生不良影響。一直以來都有創作者向我們反映騷擾問題,在籌劃這項政策更新的期間,也有創作者針對此事發表看法。我們也請多位專家分享自己的意見並針對騷擾行爲的處理流程提出建言。這些專家來自各種不同的領域,舉凡研究網路霸凌的機構、爲新聞記者發聲的單位、推動言論自由的組織,以及代表各種政治立場的政策團體都是YouTube請益的對象

YouTube一向努力維持平臺開放性,確保熱絡討論和意見交流的風氣不斷成長。然而,平臺絕不縱容騷擾行爲。YouTube是屬於大家分享故事和意見的平臺,爲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將採取數項措施,概述如下:

以更堅決的立場反制威脅和人身攻擊凡是明確威脅他人、透露個人機密資訊,或鼓吹騷擾行爲的影片會一概移除。從現在開始,除了明確的威脅外,平臺政策也將禁止隱晦性或暗示性的威脅。這類內容包括模擬對某人施暴的過程,或以言語暗示可能會發生的肢體暴力事件。任何人都不應成爲暴力騷擾的受害對象。

除了威脅之外,YouTube也禁止使用者發表以激烈言論貶抑他人的內容。爲了使 YouTube違規內容的認定標準更加一致,平臺參考了仇恨言論處理政策的修訂架構制定相應的騷擾行爲處理規範。今後將一律禁止基於種族性別表現或性傾向等應受保護的特質所發佈的惡意侮辱內容。這項政策適用於全體使用者,包含個別觀衆、YouTube 創作者或公職人員等。

反覆出現騷擾行爲的後果部分創作者向平臺反映,有時即使影片沒有真的違規,但騷擾行爲卻在影片或留言中不斷上演。爲了解決這項問題,YouTube會針對YouTube合作伙伴計劃(YPP)制定更嚴謹的政策,以加重懲處平臺上的騷擾者,並確實獎勵可信的創作者。如果頻道屢次遊走在騷擾行爲處理政策的邊緣,該頻道的YouTube合作伙伴計劃參與資格將遭到停權,無法繼續在YouTube上營利。如果這些頻道反覆騷擾他人,平臺也可能會刪除這些頻道中的內容。如果這類行爲持續發生,YouTube將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包括髮出警告或完全終止頻道。▼YouTube指出,如果頻道屢次遊走在騷擾行爲處理政策的邊緣,將有可能完全終止該頻道。(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處理惡意留言 留言區是粉絲與創作者互動的重要園地。同時,YouTube也從許多意見回饋中,得知創作者和觀衆經常在留言區遭到騷擾。這種行爲不僅會影響被騷擾者,還會阻嚇自由開放的討論風氣。

爲解決此問題,YouTube刪除了明顯違反政策的留言:今年第三季我們總共刪除了超過 1600 萬則留言。上方概述的政策更新也將適用於留言,因此我們預期這個數字會在未來的季度中上升。

除了移除留言之外,YouTube也提供創作者各種工具,讓他們更容易在頻道上導正討論風氣。當平臺不確定某則留言是否違反政策,但內容疑似涉及不當言論時,YouTube會在該留言發佈至頻道前,讓創作者先加以審覈,決定是否發佈至頻道。從已採用此功能的頻道來看,發現觀衆檢舉留言的情況減少了 75%,成效十分理想

未來YouTube也將繼續對系統進行微調,確保能過濾出真正的惡意留言,而不只是負面批評性留言。上週,平臺開始替YouTube最大的頻道(YouTube 中留言區最活躍的頻道)預設啓用此功能,並預計在年底前推行至平臺上的多數頻道。當然,創作者可以選擇不採用或繼續啓用此功能,若爲後者,創作者仍握有最終控制權,能決定哪些留待審覈的留言可以顯示在自己的影片上。此外,創作者也可以視需要全數忽略已保留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