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衡藥業:最大股東司法凍結股份保全財產

(原標題:譽衡藥業:深交所問詢函到期不復後 最大股東司法凍結股份保全財產

在深交所下發問詢函後,譽衡藥業接連發布了購買理財、減持股票、凍結股份公告,唯獨未回覆問詢函

投資者網》喬丹

6月6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譽衡藥業(002437.SZ)下發年報問詢函,一連提出12大問題要求公司於6月13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至管理部並對外披露,同時抄報黑龍江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處,問詢重點落在大額商譽計提銷售費用高企不匹配銷量等問題。而截至6月14日,譽衡藥業未對深交所問詢函作出任何迴應。

公司尚未回覆問詢函,公司最大股東便申請司法凍結股份以保全財產。6月14日晚間,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其最大股東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譽衡集團”),持有的譽衡藥業全部股份被上海徐彙區人民法院輪候凍結。天眼查顯示,譽衡集團的最大股東是朱吉滿,此人亦是譽衡藥業的法人

針對以上問題,《投資者網》致函譽衡藥業,公司未予置評。

33億高商譽壓頂

據譽衡藥業2018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總營收54億元,同比增長80%。歸屬淨利潤爲1億,同比下降59%。扣非淨利潤爲96萬,同比下降99%。對於歸屬淨利潤的下降,公司歸咎於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應收款壞賬準備、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及存貨跌價準備等費用,共計約3.8億。其中,子公司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德藥業”)、上海華拓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華拓”)和南京萬川華拓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萬川”)2018年經營業績低於併購形成商譽時的預期,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6億元,佔全年減值總額的60.66%,引來深交所發問。

據公開資料,普德製藥、上海華拓和南京萬川是譽衡藥業分別在2015年4月、2014年2月及2014年5月,以28億元、13億元、7.9億元收購的子公司。其中,收購普德藥業形成商譽16億元,收購上海華拓及南京萬川產生的商譽合計16億元。三家子公司此前均與譽衡藥業簽過業績對賭協議,但對賭時間均未至2018年。其中,普德藥業在2017年淨利潤爲1.91億元,未達到承諾的2.29億元,商譽減值4379萬元。2018年,雖然普德藥業的營收同比增長202%,但淨利潤卻同比下滑26%。

深交所要求譽衡藥業結合前期業績承諾完成比例,說明2018年子公司業績不及預期的原因及商譽減值準備計提的充分性合理性,並說明業績補償實施情況

即使在計提之後,譽衡藥業目前仍有高達33億元的商譽,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比例的77.71%。

高商譽來源於公司的接連併購舉措。《投資者網》整理公司公告發現,譽衡藥業自2010年上市以來,實施了約20餘起併購,涉及醫療、醫藥流通、基因檢測服務及互聯網金融等行業。譽衡藥業在年報中稱,若併購企業未來經營收益不達目標,將面臨商譽減值風險。然而,併購帶來高商譽風險的同時,利潤似乎亦隨之下滑。據wind數據,自2015年起,譽衡藥業雖然營收增長,但歸屬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則同比減少,至2017年,開始呈負增長

數據來源:譽衡藥業2018年財報公司2015-2018年盈利對比

值得關注的是,譽衡藥業2018年出現銷售費用激增不匹配銷量的情況,引起監管注意。報告期內,公司產品銷售量爲2.3億盒/支,同比下降-1.32%,而公司銷售費用爲29.37億元,同比增加175.71%,佔營業總收入的53.59%,其中市場費用爲27.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1.88%。深交所要求譽衡藥業說明銷售費用增加與銷量不匹配的原因,以及市場費用的具體構成。

股權質押與凍結黑洞

除了高商譽,股權質押與凍結危機亦成爲譽衡藥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截至日前,譽衡藥業持股5%以上的股東,譽衡集團及一致行動人YU HENG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CORPORATION(下稱“譽衡國際”),合計持有譽衡藥業總股本的60.25%。其中超過84%的股份處於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狀態,剩餘則處於質押狀態面臨平倉風險。在今年3月,譽衡國際便被強制減持約2100萬股。

另外譽衡藥業的另三大股東,ORIENTAL KEYSTONE INVESTMENTS CORPORATION持有的1.95%的股本、以及副董事長王東緒持有的0.42的股本,均有部分處於質押狀態。而譽衡藥業董事長朱吉滿持有的0.45%的股份,則處於司法凍結狀態。

自去年2月份股價跌至5.69元/股,觸及譽衡集團5.691元/股-7.182元/股、譽衡國際5.827元/股-6.258元/股的平倉線價格區間,加之朱吉滿被強制減持約1400萬股本後,譽衡藥業便不斷下跌。近兩個月,公司的股價一直維持在3元上下,較2018年初的6元,已跌損超50%。

圖表來源:Wind數據顯示的譽衡藥業股價走勢

股價的下跌亦影響了股東利益。譽衡集團及一致行動人譽衡國際接連減持股份,以防未能及時追加保證金或提前回購,化解其債務壓力及流動性風險。《投資者網》整理髮現,2018年至今,譽衡集團及譽衡國際已累計減持股本約4200萬股。

在股東減持的同時,譽衡藥業則一邊募資償債,一邊斥大額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5月4日,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擬發行規模不超過7億元,期限不超過5年的中期票據,以調整債務結構及償還到期中期票據。

6月13日,譽衡藥業再度發佈公告稱,公司管理層於2019年5月24日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的議案》,同意公司及納入合併報表內的子公司以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閒置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