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藝術部落被高房租逼走

上海莫干山M50是目前規畫藝術工作室畫廊等多功能融合較成功的藝術園區,圖爲畫家區內建築牆上進行塗鴉。(記者宋丁儀攝)

上海從藝術家聚集的村落改建成園區,最具代表性當屬莫干山M50、紅坊田子坊等成功案例,近年來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到上海一探,但隨着城市總體規畫營造,打造大型藝術園區不少,與商業結合的成功案例更所在多有,原生性的藝術部落卻逐漸凋零。

上海威海路696藝術村將拆遷,位於上海市中心精華地段,這個藝術村終於走向北京圓明園畫家村、北京黑橋藝術區、紐約蘇活藝術區的老路,高漲的租金,城市的總體規畫,讓原生性的藝術部落逐漸消失

這似乎傳達一個商業與藝術之間長期矛盾的問題:藝術氛圍逐漸被商業化取代,表面繁華的藝術園區內缺乏真正的藝術,藝術園區漸漸變成外地遊客好奇的觀光景點原生態的藝術園區愈來愈少,因爲往往落入一個循環,藝術家聚集,人羣聚集,商機羣聚,緊接着房屋租金上漲,藝術家承擔不起而離開。而所有原生態的藝術部落都沒有再生的能力,一旦消失,就不會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