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 140多件作品花蓮文史館登場

花蓮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在原住民文化歷史館展出,展出項目有木雕編線織條纏繞畫、手拉壞以及網版絹印與型染等,總計140多件作品。(圖/花蓮市公所提供 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舉辦「Mapolong kita部落一起市集日」系列活動,11月17日起至12月17日止在原住民文化歷史館展出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原住民傳統工藝及文化是花蓮市重要的資源與寶藏,因此透過市集分享交流概念,將原住文創產業帶入花蓮鄉親觀光客的日常,進而提升部落產業經濟發展。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今天上午以原住民祈福儀式揭幕,並有拉署旦部落家政班婦女帶來《採野菜》、《海底抓九孔》等兩首舞碼帶動活動高潮。

魏嘉賢偕同原住民行政課長曾雅婷等人出席開幕式,感謝傳統工藝師指導,讓原住民傳統文創得以傳承。與會各級民意代表及各部落頭目肯定花蓮市公所開辦多項研習課程,藉由「Mapolong kita部落一起市集日」系列活動的舉辦,傳承並傳達原住民文化精神。魏嘉賢表示,「Mapolong kita部落一起市集日」系列活動推出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這是花蓮市公所開辦原住民文創工藝研習課程的年度成果發表。他說,日前曾率行政團隊到國外參訪,也考察了當地文創工藝展售平臺,而在交流時發現打底的工作非常重要,底子紮實之後要量產上市,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魏嘉賢說,市公所將繼續在部落開辦文創工藝的研習也將協助展售平臺,希望能吸引年輕人回到部落,帶動經濟產值。他表示,市公所第一次舉辦「Mapolong kita部落一起市集日」,除了今天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的靜態活動之外,還包括11月24日及25日在自由廣場的動態活動,包括市集與歌舞表演,並有知名樂團金曲獎歌手布望大家能代爲宣傳,一起來感受部落市集的熱情氛圍。原住民產業研習師生聯展,總計展出140多個作品,包括胡銀祿老師木雕師的山海薪傳、陳婉麗老師的太魯閣族伴手禮編線織條運用開發研習、陳孟志成老師的手拉壞生活陶藝研習以及鄭羽鈞老師的網版絹印與型染藝術研習等多項,這些均爲花蓮市公所今年度在原住民文創產業開辦的研習課程,透過老師的指導,讓部落族人培訓一技之長,也達到文化傳承的目的。胡銀祿老師在創作發想上表示,原住民是擅長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民族,藝術之美,不只是外貌雕刻得漂亮,更要賦予作品生命,表現出「真、善、美」纔是藝術的真諦,一刀一鑿所刻畫出的每件作品不僅是技能的藝術呈現,也是環保的運用,更是原住民與大自然亙古以來的生活故事。

陳婉麗老師指導太魯閣族伴手禮編線織條運用開發的研習課程,在纏繞畫裡,她特地將其變化成原住民圖騰,同時運用蓪草的髓心做爲纏繞畫的創作,相當有特色。鄭羽鈞指導絹印與型染,她說,藉由學習網版絹印技術及圖騰設計概念,拓展對原住民各族羣傳統圖形的認知。這項手工藝印製衣物及日常生活飾品,進而美化家中生活環境。同時也可將原住民傳統圖形及文化與現代商品進行結合,提升族人經濟收益,帶動部落產業發展。

陳孟志成在職業軍人退役前利用空閒時間學手拉壞,退伍後則從事水電工作,並繼續手拉壞的創作,他表示,由於工作之便,因此會將水電的廢材環保再利用,重新融合以多媒材呈現,成爲新的藝術作品。昨天在現場,他送給魏市長一個作品,以感謝提供原住民族學習研習的機會。陳孟志成的作品運用管材的設計,做成包括夜燈杯墊多功能的作品,並以雷射鵰刻的技術將花蓮市徽印在作品上,可以成爲專屬花蓮市的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