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腔中唱出新意,在新腔中不失舊韻

從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起,張君秋藝術日臻成熟,已然有“張派”之說,然而真正形成公認之“張派”藝術的時間,應該是1949年之後,因此,說張君秋是新中國成立後京劇界形成的新流派,並不爲過。尤其是參與組建北京京劇團之後,張君秋先後創作了最能代表藝術風格成就的《望江亭》《狀元媒》《詩文會》《西廂記》等劇目,這些優秀劇目都由於他的演繹而成爲當代戲曲史上的新經典。他還在衆星閃耀的北京京劇團的藝術家羣體中,共同創作了家喻戶曉的《秦香蓮》和《趙氏孤兒》等作品,其中無論戲份多少,他的表演都讓觀衆爲之傾倒。

張君秋先生的張派藝術的形成,既是由他的那些具有獨創性的新劇目奠定的,也包含了他所學習演唱的大量傳統經典。因爲他從不拒絕演唱前輩傳承下來的那些經典劇目。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大量傳統經典。在新創劇目裡既有《望江亭》這類原創劇目,也有更多像《詩文會》《狀元媒》等在傳統基礎增益修改而成的劇目。在總結自己的藝術經驗時,張君秋先生反覆強調,在他所創演的新劇目中,多數都有傳統老戲底子,更得益於他長期舞臺藝術實踐的深厚積累。所以,他的創造從來都不是在向壁虛構,而是從那些觀衆們所熟悉和喜愛的唱腔和表演手段衍化而成,雖然時有新意,卻處處都不脫離京劇唱腔在曲調運行、結構佈局上的基本規律。在老腔中唱出新意,在新腔中不失舊韻,這是張君秋創造自己的流派藝術的最值得學習的竅門

張君秋的藝術是在京劇的文脈中實現他的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的,如果離開了凝聚着中華傳統美學和京劇的文脈,就無法完整準確地定義和理解他的藝術成就和貢獻。因此,我們必須在京劇的文脈中認識和評價張君秋,看到他對京劇文脈賡續的強烈的自覺意識、不懈努力和重大貢獻。既用心傳承前輩大師的藝術,又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既注重傳統經典的演繹,也願意嘗試新劇目創作,將兩者完美結合,這就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張君秋的魅力所在。

作者傅謹,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