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考古結束  「蜀王金寶」大陸首現身!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圖/翻攝自《成都商報》,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於20 日結束,年度共發現1萬2千件古物,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一枚蜀王金寶,這也是大陸國內第一次發現明代藩王金寶實物。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火器「三眼火銃」,證明明代已經開始使用火器。明史記載,皇子親王,受金冊金寶。

據《成都商報》報導,世子承襲王位,只授金冊,傳用金寶,也就是說每個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寶,因此比金冊還要更爲稀少和真貴。

▼蜀藩王府金寶上的「蜀」印。

▼蜀藩王府金寶。

四川彭山口明末戰場遺址2017至2018年度水下考古從12月26日啓動工作,2018年1月24日正式開始考古發掘;2018年4月20日正式結束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1萬餘平方公尺,花費87天。

這次發掘出水的金寶,雖然殘損,但仍可清楚的辨識出印面篆書蜀字,應該是來自蜀藩王府。此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了更多的鐵刀鐵劍鐵叉兵器鐵製篙頭等。此外,這是在遺址內首次發現以三眼銃爲代表的火器和金碗銀碗容器

▼三眼火銃。

船釘

這次所發掘出水的火器,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四川彭山江口爲古代戰場遺址。從四川雙流縣溫江縣灌縣德陽縣等地出水的生活用品金銀首飾比2017年的古物更具特色,爲張獻忠在四川的活動範圍提供了實物證據。

據瞭解,張獻忠是明末兵變守領之一,主要割據於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權後兵清兵所殺。張獻忠死後,他的4個義子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餘衆明抗清,轉戰貴州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