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辦「參選救國 義賣籌款」記者會

已宣佈爭取成爲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日(10日)舉辦主題爲「避戰促和、轉危爲機」的記者會,說明參選原因,他指出國民黨必須要有明確的理念政策,這樣的「贏」纔有意義,並坦言這些年爲了救國花光所有的錢,因此呼籲外界購買他編寫的7本文史與國家認同相關書籍,好湊足國民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需要交的5百萬,讓他可以繼續走下去,實現救國目標。

張亞中指出,在歐美國家施政不好,了不起換執政黨;有的政府做不好,最不幸的就是社會混亂,例如今日的委內瑞拉,這些國家都不會因而亡國。但今日的兩岸,在法理上仍是內戰狀態,臺灣大陸政經實力距離又是愈來愈大,如果臺灣仍然理念不清、方向錯誤、政策模糊、認同分歧、人民迷失,不能上下一心、朝野同德、勵精圖治,昔日的南越東德都有可能是中華民國的明天。

張亞中說,李登輝製造臺灣內部族羣的分裂。接續的陳水扁,開始推動去中國化,並凸顯兩岸的敵對分離意識。國民黨的馬英九在位八年未能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不僅無力對認同問題撥亂反正,反而使之更爲嚴重。蔡英文從政以來,更是繼續強化兩岸敵對、深化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文化的文化臺獨。爲了鞏固政權民進黨政府不惜以東廠對付國民黨,更是違憲違法的對軍公教退休金下手,這都使得國家整體結構開始鬆解。

張亞中表示,今日臺灣的最大兩個危點,一是文化身分認同出了問題,一是兩岸關係沒有解決方法。這一、二十年來,國民黨的領導階層不敢自稱自己「也是中國人」,對文化教育認同問題不是束手無策,而是刻意閃躲。面對崛起的中國大陸,滿腦子想的就是自己賺錢發財,而不思如何解決兩岸共同的政治難題,以爲只要喊喊「不統不獨」,做些「只經不政」的事就可以對人民交待、贏得政權。2016年國民黨大敗後,迄今仍然沒有深刻反省檢討,更沒有釐清理念,確定方向,如今只是將勝選建立在民進黨執政失敗的期待之上。

張亞中稱,當臺灣人都不再認同自己也是中國人時,兩岸就不再是內部矛盾,而是敵我衝突;如果文化臺獨在臺灣日益茁壯,臺獨或獨臺成爲主流,大陸領導階層必定難以坐視不理。臺灣目前朝野的太陽們都相信「親美」的重要,但是他們卻吝於告訴人民,美國曾一再出賣盟友,華府精英是否會把臺灣利益放在美國國家利益之前?如果有一天台灣烽火一起,戰火下的臺灣輸贏有何意義?而且臺灣能贏嗎?

選舉到了,張亞中表示,國民黨的太陽們也開始說兩岸要和平,有的主張要和平協議,有的說要和平宣言,但是內容呢?他們從來不說,他們也說不出來!國民黨太陽們對教科書的立場又是甚麼?他們若當選會撥亂反正嗎?他們從來也沒有明白地說清楚過,他們極大可能會像馬英九執政八年一樣,不敢做,也做不到。他們的能源政策也開始改了,主張要核能了。以前有權的時候爲何要反對呢?以前對軍公教退休金被剝奪一事,跟着民進黨跳舞,現在選舉到了,爲了拉攏軍公教,開始主張「二次年金改革」了,但是真正可悲的是,他們久居廟堂,連退休金不是年金這麼簡單的道理,迄今都還弄不清楚。

張亞中還說,臺灣另一個重大的內部競爭力危機,就是25年教改一塌糊塗,由李遠哲帶頭的一些學者,盲目學習西方教育,另有目的者借多元爲名摧毀國族的核心價值信仰,政經地位高的家庭在多元入學的制度下享用優勢。整個教育體系出了問題,而政治人物卻仍麻木不覺。臺灣這場大火,是當今政壇上國、民兩黨所有太陽所共同造成的,他們都是臺灣今日困境與危局的共業者,但是選民也有責任。政治人物總是想把人民變成一羣羊,跟着他們的口號走、受他們操弄,人民自己如果不能從「一切爲贏」、「贏是真理」、「贏者通吃」的迷失中走出,不能以國家的主人自居自許。即使換了政黨、換了領導人,只不過是換了一羣牧羊犬而已,對羊的命運並不會有多大的差別。

然而張亞中指出,民進黨的支持者全然沒有看到臺灣的危險在哪裡,而仍在迷信民進黨可以像摩西一樣許他們一個迦南美地。國民黨的支持者感受到民進黨的危害,期待民進黨儘快下臺,因此,兩黨都想「贏」,認爲只有「贏」纔是真理,只有「團結」才能夠贏。其手段就是用「對立仇恨」來區隔我羣與他羣,用「贏」來激勵羣衆,用「團結」來掩飾自己的不足。民主化以來的臺灣,不斷用這種手法來選舉,其結果給臺灣帶來了美好了嗎?

張亞中表示,要「贏」沒有錯,要「團結」更是需要,但是更應該思考,用甚麼來贏?團結在理念政策之下,還是簇擁在名人之下?如果國民黨未來的的領導人仍是沒有理念、政策模糊,還是那一套「一中各表、不統不獨、維持現狀、親美友日和中」的兩岸政策;不願也不敢在文化臺獨的文化教育政策上撥亂反正,重新讓「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成爲主流,沒有清晰的治國理念、前瞻性的政策,那麼國民黨治理下的臺灣,也不過就是是溫水青蛙,延緩死亡而已。這樣的「贏」的意義在哪裡?我們的「團結」爲的就只是找一隻在溫水中可以當王的青蛙,然後團結在它的四周而已嗎?只爲權位利益、沒有理念信仰的「團結」是不可取,也不能持久的,我們要追求的「贏」,不是指哪一個的人,哪一個政黨,而是全體臺灣人民,也包括大陸人民的贏。

所以張亞中說爲何他堅持參選,就是這個理由。他堅信自己可以幫助臺灣撲滅這場大火,他的兩岸和合理念會讓兩岸遠離戰爭走上和平,他的所有政策能把臺灣的危險化爲轉機。期待選民能夠從迷到悟,不再迷戀於那些把臺灣陷入危困的朝野共業者的聲名。他會用理念政策來團結國民黨、贏得選舉;未來也會用理念政策來團結國人,帶領檯灣走向讓世人尊敬讚許的康莊大道。他是孫中山先生的信徒,也會用理念政策來連結兩岸,團結海內外華人,共同爲振興中華而努力。

選舉要錢,參選國民黨初選需要500萬元,張亞中指出,這十餘年,他爲臺灣,投身在籌組團體參選任務型國代選舉、反貪腐倒扁、各項街頭運動、拍攝紀錄片、舉辦數十場研討會、編寫出版教科書,幾乎已經花光所有的錢。所以在還沒有開始合法小額捐款以前,他呼籲大家購買他新編寫的《中華文史哲叢書》,一套七本,「結緣救國價」2000元。這套書不是他參選的自傳,而是「同時做爲臺灣人與中國人」必須瞭解的本國史、中華文化、孫中山思想、臺灣史與二二八事件史,希望能夠得到至少2500位認同他救國大願、理念政策的朋友,一起救臺灣,繼續前行,參選國民黨初選、打贏國民黨初選,最終贏得2020年的總統大選,挽救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