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喊貶值救出口 彭淮南嗆:創新纔是關鍵

▲央行總裁淮南。(圖/東森新聞資料照片)

財經中心臺北報導

國內景氣出口疲弱,臺積董事長張忠謀日前抨擊央行的匯率政策,使臺灣競爭力輸給南韓;央行總裁彭淮南則大力反擊,不但發出新聞稿,29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更強調貶值不是救產業因素,創新競爭力纔是關鍵

彭淮南29日接受立委質詢時指出,「張董事長(張忠謀)會一再提這個問題,關鍵就在2008年,韓元對美元貶值27.5%,他(張忠謀)腦筋裡就想說,臺幣怎麼不能跟韓元這樣貶值?但是跟委員報告,韓元自2008年大幅貶值,是因爲他的外匯存底,少了610億美金;反過來我們臺灣,我們外匯存底還增加了200億啊!」

彭淮南強調,「這代表供給大於需求,代表這樣情況下,你要跟着韓元貶值,你必須會接受國際社會的譴責!」

上週張忠謀對匯率重批時,央行25日晚間即緊急發佈新聞稿,強調新臺幣匯率宜由匯市供需決定,而韓元08年大幅貶值導因國際收支逆差。央行表示,由於出口商希望新臺幣貶值,進口商則希望升值,但匯率只有一個價位,不能同時升值又貶值,而新臺幣匯率係爲一種價格,宜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其價位。

至於張忠謀指出,「自2007年12月底新臺幣升值9.9%,韓元則貶值17.9%,一升一貶使兩國的製造成本差距3成」,央行說明,2008年韓元大幅貶值主要是反映國際收支逆差,因此,新臺幣匯率相對穩定。

央行表示,物價上漲會抵銷貨幣貶值效果。多年來,南韓物價高於臺灣。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編制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韓元經過大幅升值又大幅貶值,今年9月新臺幣與韓元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已相當接近,顯示兩國的出口價格競爭力差異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