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昨日世界價值

新冠肺炎病毒難測(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新冠病毒肺炎影響全球上百個國家,已66萬人罹病,超過3萬人死亡,而且傷亡人數還在陸續增加中。

沒有人想到如此,沒人會料到有封國、封城封航的今天。沒有轟炸機全城空巷,股市會連續熔斷,產業全面性蕭條,全球人口正都躲起來或大逃亡。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世界?我們如何面對過去,又怎麼走向未來?難道未來的世界會是回到過去?

普立茲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理學教授賈德戴蒙,在多年前出版了最近書市火紅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成名作之後,接着寫了《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一書,被譽爲人類文明三部曲」。書中他舉澳大利亞人在1931年發現新幾內亞高地人的例子,當時約有100萬名村民在這秘境過着石器時代的生活,幾千年來與世隔絕,初次見到歐洲人,目光驚恐。

但2006年作者拿着當年照片來到了當地,卻發現完全不同。以前新幾內亞人身上光溜溜,頂多圍着草裙、在肩上揹着網袋或是插了鳥羽頭飾,但2006年他們的穿着打扮已跟西方人沒什麼兩樣,是襯衫褲子裙子短褲,有的頭上還戴棒球帽。差異不只是衣着,還有西方科技產品,如時鐘、手機、信用卡、電扶梯飛機等。以前這裡沒有書寫系統、金屬、金錢、學校,也沒有中央集權的政府。但如今的新幾內亞高地人主要是說英語體態不再是肌肉線條鮮明精瘦,已多和美國人一樣挺着啤酒肚。罹患糖尿病的人口也日漸增多,高血壓心臟疾病、中風癌症病例也都不少。是怎麼回事,讓這羣人也不過是一兩代光景,走出石器時代脫胎換骨、躋身科技,或說是墮落於現代社會

這次病毒來得兇猛,也衝擊着現代人視爲理所當然的社會習慣,如搭飛機旅行、自由出入、日常採買、見面問好、團體聚會、生意往來等,其實在人類長達百萬年的社會並沒有這些元素。新幾內亞高地人的傳統社羣活生生提醒我們:從演化史來看,人類社會其實幾乎是直到昨日纔出現劇變,但我們那已適應傳統生活型態的身體和社會習俗,要如何適應現代?尤其當現代要回到傳統,我們又該怎麼辦?

人類會不會學着發現到全球最大的敵人不是核彈、恐攻,而是溫室效應海洋污染、病毒散播。現代社會習慣的自由與移動其實是冒着有形的物質感染與無形的價值侵犯的風險。沒有人喜歡極權社會老大哥監視,但自由必須建立在尊重別人與自律守法上。人際愛好交流分享,但千萬別失去孤獨的樂趣與自我相處的能力,更不應忘記家庭纔是人們最終的所愛。面對人類社會急迫的問題,給予我們面對未來的希望與答案的其實是「回到昨日世界」。重回人性價值,敬天愛人!

(作者爲臺北書展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