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殿裡第一人
編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夫人連方瑀女士遊歷陜西西安,爲華清池歌舞劇中,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低迴不已,寫下〈昭陽殿裡第一人〉投稿《旺報》;另文〈世紀之美〉則描寫觀賞唐墓石壁畫,發思古幽情。今起連續刊登此兩篇主題,帶領讀者一起沉醉於古都濃郁的唐風美韻。
從大陸回來已經20幾天了,看到的種種歷史文物風景,還是很鮮活地印在腦海中,低迴不能自已。也許因爲這些都是我所熟悉的史實吧!
2005年後,每年我們大約都會在春、秋兩季赴大陸游覽,尋幽探勝,大部分都是匆匆地來、急急地看、快快地離開,除了幾個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像秦俑、黃山、廣西梯田、張家界、九寨溝、玉龍雪山、四川臥龍熊貓、山海關等地外,其它都是浮光掠影;就連西湖這樣的名景。雖然我們遊了湖、吃過飯,但西湖十景等,我們也是匆匆掠過,沒有仔細欣賞。
武夷山的風景真美啊!石上朱熹的刻字、潺潺的溪水、泛舟時船伕吟詩般地導覽講辭,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把它們都記下來。離開後,除了那裡的風景不能忘懷之外,其它卻像是過眼雲煙、再也記不住了,多可惜啊!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這樣走馬看花,走的地方是真多,可是,回頭一望,都像是大江東去、浪淘盡所有的記憶。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由於天氣忽然變涼,戰哥感冒了,聲帶受到感染,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變成一個「病人」,當然需要多一點時間休息。於是,我們參觀的腳步慢下來,而且,去的地方背景都是從小就熟記的,大部分有說明資料,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反覆閱讀,古今對照,真是樂趣無窮,收穫良多。
我們抵達西安的當天晚上,排定的行程是去看華清池。我本來想華清池應該白天看吧,否則那洗凝脂的溫泉水、那池的樣子,怎麼看得清呢?沒想到戰哥在西安的表甥女說:「表舅媽,去看吧,表演有80分鐘,挺大器的,我都看了3遍呢!」
悽楚歌聲迴盪久久
到了華清池,池旁一排排凳子上坐滿了觀衆,池後的驪山上佈置了滿天星斗,乍看下,像是真的。長安山月半輪秋,山窪處嵌着彎彎的月亮、池水上搭起亭臺樓閣、長長的甬道和臺階一直連到岸邊。它用高低的噴水、燈光和音樂,編織出纏綿悱惻的氣氛。「長恨歌」3個大大的字在舞臺上方閃爍。大家都知道「環肥燕瘦」,不過扮楊貴妃的演員卻十分窈窕!劇中唐明皇和楊貴妃以舞蹈來表達兩人的深情和貴妃的受寵。「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到第3幕《春寒賜浴華清池》,舞臺上貴妃穿着非常輕薄短小的白色衣裙,在煙霧嬝繞中柔婉地舞着,時而仰天,時而半側,時而彎身,紫色的水柱慢慢升起,直至將她淹蓋住,貴妃的身影在潺潺的水柱後,若隱若現,給予觀衆無限想像。
接着安祿山出現,安祿山高鼻深目體壯,符合傳說中他有西域血統的面貌。然後發生安史之亂,舞臺上戰火紛飛,戰鼓震天,六軍不發,玄宗被迫在馬嵬坡用白綾賜死楊貴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直到這裡,華清池的歌舞劇還是照着《長恨歌》發展。
劇中的唐明皇,淒涼孤單寂寞的在舞臺上徘徊復徘徊,然後燈光轉換,悽楚的歌聲在空曠的舞臺上久久迴盪,「7月7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這句詩反覆纏綿地唱着,配着一排排噴泉起落,婀娜的舞蹈,十分動人。然後,舞臺兩邊各伸出半截天橋,慢慢會合,天上團團明月高掛,白鴿飛舞,皇帝和貴妃在橋上再度相會,緩緩向月宮走去,「7月7日長生殿」的歌曲一路相隨,直到劇終。
留給後人無限想像
這個舞臺劇真是像表甥女講的──大器,它用的背景都是天然的山、水。只是,我當時有些疑問,在《長恨歌》裡,唐明皇連作夢都沒有夢到楊貴妃,「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而且最後是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來作結尾,怎麼能是成仙偕老呢?
回來後,我還在想這件事,白居易的《長恨歌》因從小熟記,因此對我有根深蒂固的影響,我仔細地推敲研究,終於了悟到,《長恨歌》的後半段,完全是詩人自己的想像,歷史上並無法證明楊貴妃被賜死後還有什麼發展。詩人是用自己的詮釋來寫一個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他寫得太好、太美,所以流傳了千古。(文轉C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