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運動有助控制癌症病情 每週「2次」可降擴散復發機率

美國學者研究發現,瑜珈對於癌症病情控制有明顯好處。(示意圖/Shutterstock)

癌症患者除了休息,其實也需要運動,以鍛鍊抗癌體力。美國科學家研究指出,癌友可選較爲和緩的瑜珈運動,研究成果顯示,每週做2次瑜珈可明顯降低發炎程度,藉此降低病情擴散機率,和緩類型的運動能讓癌症嚴重程度或多或少趨緩。科學家建議,醫師應在治療處方加入瑜珈運動。另有研究指,散步、購物、園藝等緩和形式的日常活動也有助降低癌症死亡率。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年來醫界對於癌症治療的態度,已逐漸從以休養爲主變成建議患者多多活動。運動已知具有抗發炎效果。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re)研究人員由此展開研究,探求瑜珈對於癌患能帶來何種好處。

主持研究計劃的瑪斯提安(Karen Mustian),針對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帶有的毒性與副作用已長達20年。她說,此前瑜珈教室尚未在紐約市街頭巷尾大量出現,最近這次研究特別觀察瑜珈對於癌症患者的效果。

研究團隊找了502名罹患癌症但控制良好的人士參加研究,其中大約半數每週從事2次瑜珈運動,每次75分鐘,研究爲期4周。受試者在研究開始與結束時各做血液檢查以評估發炎程度,比較之後發現壓力指數明顯降低,「從根本而言,瑜珈讓發炎物質減少了」。

瑪斯提安說,是否應該鼓勵癌患從事傳統瑜珈、太極這類活動?「答案是肯定的」,20年後的今天,應該研究的問題已變成「活動量」,要從醫學角度而非健身產業角度去探究「對於患者有效的運動量最低門檻」。

另一項在芝加哥召開的美國臨牀腫瘤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會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老年癌症患者生活維持積極活躍者,因癌症死亡的機率大減將近18%。每天步行30分鐘或從事基本日常緩和活動者,例如拎着購物袋去買東西、在花園裡刨土栽植,存活率最高。這代表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運動對於癌患很重要。

發炎反應是人體免疫系統的指標,這代表白血球與其他物質出動對抗感染或修復損傷;趟若發炎反應時間拉太長,可能會傷害身體健康的細胞與組織,也可能導致免疫系統衰弱。上述研究成果建議,只要8次瑜珈課程,就能顯著降低癌患體內的發炎情況,臨牀醫師應該把瑜珈運動列爲癌症倖存者降低發炎問題的處方之一,藉此避免發炎引發體內的慢性毒性升高,也降低癌症擴散、復發或引起二次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