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要「接地氣」 莊孟翰:中南部補貼租金跟購屋利息更合適

學者莊孟翰。(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張瑞傑臺北報導

針對包租代管社會住宅議題,學者莊孟翰從實務面觀察成效、舉出不同於產官解析角度;他認爲在現實理想之間還是有落差,包括包租代管第一年成效執行率不到4成,以及對於中南部房價基期低的地區房屋自有率高,應該以購屋利息補貼租金補貼來「接地氣」,才能達成最有效益政策執行。

中南部房價低、租屋者不像雙北多,政府其實可以思考租金補貼、購屋補貼會實際一些,不要讓政策都針對雙北。房價高的問題部應該只是推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應該要思考少子化、人口老化,甚至應該造在地化工作需求導向化,而不僅是一味地「從臺北看天下」,將住宅政策統一性地複製到全臺灣去。

他認爲,臺灣人口增加很慢,雖然戶數增加很快,但單一戶量人口降低很快、一戶人家2.6人以下,代表兒女長大都不再跟父母一起居住,大家都是小家庭市場上包括小家庭、退休族都要換屋,所以「戶量增加、但總人口數沒增加」。如同包租代管問題,內政部公佈1萬多戶,實際上只有3463戶;距離8萬戶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我認爲應該從其他角度來看。」

莊孟翰直言,4年來、實施至今社會住宅進度、48838戶中,扣掉既有6千戶以及規劃中的2.1萬多戶,真正施工中、完工的只有20330戶,市場自然供不應求。再者,雙北之外,中南部的社會住宅比例非常低,主要就是中南部房價基期太低,所以500萬、1000萬的住宅都在中南部。「這些地區的民衆房屋自有率高,部應該一體適用包租代管與社會住宅,尤其社會住宅要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

舉例臺南鐵路東移、將臺糖土地劃分出來5000多坪土地,蓋了300戶社會住宅,其中100多戶釋出銷售、保留另外一邊100多戶則賣回給當地住戶;「賣給原住戶的住宅單價10多萬元、另一邊釋放至市場的單價則來到20多萬元,截長補短、運用民間力量來補貼社會住宅,讓建築、規劃與住戶需求契合,就是接地氣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