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推紓困4.0 花蓮運動休閒產業盼「實質補貼」撐過難關

花蓮開設連鎖休閒產業業者靳瑞陽,盼政府實質補貼」,協助業者度過難關。(王志偉攝)

花蓮知名亞致休閒會館會員衆多,但因疫情關閉,業者靳瑞陽喊出多數同業新生,盼政府紓困實質補貼,讓產業撐過去。(王志偉攝)

政院敲定紓困4.0,對個人及產業等補助原則,其中因疫情強制關閉的健身中心也納入,花蓮在地連鎖健身休閒業者靳瑞陽表示,政府要求關閉期間不得資遣員工,紓困對象爲員工薪資補助,但被迫營業這段期間營業損失,盼政院提出「實質補貼」,不要苛求業者。

靳瑞陽表示,疫情嚴峻,稍早,教育部體育署提出營運困難產業紓困振興辦法,投入經費4.9億元,最多補助去年10月至12月3個月份,另提出員工薪資補貼,以他自身產業有健身、游泳池都是補助對象,不過,實際上,送件申請時提件相當嚴苛,有些同業在第一關資格審查就被刷掉,根本「看得到吃不到」。

疫情進入3級警戒,政院推出紓困4.0,其中依產業別進行員工薪資補助,靳瑞陽表示,對於休業期間不得裁減員工之要求,業者一方面必須負擔員工薪資,還要承受停業支出包括營業收、租金等,因此盼政院「實質補助」,以同期營業額基礎

擔任臺灣游泳協會副理事長靳瑞陽說,協會聯名發函申請紓困營運補貼,他說,水情吃緊,泳池業者業配合政府限水關閉泳池,又因疫情關場,損失營收,業者爲此政策亦付出相當代價,亦影響諸多勞工家庭生計;因此建議政府採「單月業績」衰退情形補助爲主,以達實際補助成效,協助業者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