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童工之死

作者/丘福隆洛杉磯青少年人權,但無成年人層次的話語權。他們尚未對社會提供職業性的服務,而且正處於心智萌發飛躍階段,因此,教育他們的心智是家長、學校、社會與國家無可旁貸的職責。亦因此,青少年不能夠,也不可以,指導或策劃教育他們自己的課綱

►►►思想可以無限大--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

1. 他從國三起就有情緒障礙,已接受諮商治療。去年與前年有輕生念頭,都被及時發現阻止。

2. 他於6月1日便已在反黑箱課綱LINE羣組上預告:「想到一個辦法,可以有很高機率擋下課綱的辦法」,「要在7月30日生日當天,做一件讓媒體輿論"瘋狂燃燒"的事」。當下,他的友人勸他別死,希望未來能在路上相逢。

3. 7 月23日深夜,反課綱同道綠營北社辦公室休息後開會決定,糾合志願者於24日凌晨闖入教育部長室。同行者有多位綠營記者,隨隊爬越蛇籠翻牆侵入教育部、不聽執行公權力警察的指揮、當下拿不出記者證(形同無照駕駛),又有帶領指引「何處是部長室」的嫌疑,故被警方以現行犯逮捕後釋出。

4. 林被逮捕交保後表示:「做對的事爲何會被捉,還要被起訴?」

5. 7月27日林上電視政論節目,表示他知道在戒嚴時期若侵佔公署可能第二天「會被自殺或被失蹤」。與林熟稔甚深的名嘴鍾年晃當下提示「當年鄭南榕便是在他生日當天做出引火自焚的義舉」。節目主持人鄭弘儀更特別對林的父親喊話,認爲「林很了不起,衝入教育部是勳章,有如孫文黃興革命烈士,是值得稱讚珍惜的小孩」。在同一節目,鍾年晃憤怒地指出,「日本在1895年便擁有臺灣中華民國在1911年才創立,因此中華民國不曾擁有臺灣,何來臺灣光復之議?中華民國接收臺灣是因爲他帶了軍隊來,你能怎樣?」但是,鐘有所不知,「日本在南京以及臺北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列冊移交動產與不動產、中華民國政府負責遣送日人回日」,諸此等等,難道都不算數?難道當年日軍願意平白放棄臺灣?值得一提者,在同一節目,另一位主持人於美人注意到林冠華的手機有一灘黑水照片,甚爲不解。林解釋爲「昨天到動物園釋壓時,拍下潛在水下河馬的照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它可能意味着當時林了無生機心境

6. 林的家人已經知道他在LINE組羣上所做的「生日將自殺的預告」,因此特別提前爲他辦慶生聚餐,還在7月29日和他深度懇談至30日(生日)凌晨4時,並且看他入睡後方離去;怎奈上午8時便發覺他已燒炭往生,震驚社會各界。林在往生前還在臉書上發言表示,「祝我生日快樂,8 5 12 16 (意即:HELP = 救命啊)。我只有一個願望:部長,把課綱退回吧。」由此可見,林的輕生是內外交迫極爲複雜的不幸事件。臺灣選民對壘一票難移,能夠造成選票移動的最有效方法爲:「開列帶有金錢利益政治支票或激發含有不平則鳴的政治爭議」。由於民進黨在野,既無行政權亦無立法主導權,難以製造可信度高的金錢利益誘因,因此,近年來民進黨智庫設法以「合理懷疑與知的權力」針對政府「執政過程中的程序正義與公開透明」見縫插針製造議題。同時,鼓動學生義無反顧,革政府的命;要政府不斷道歉認錯官員下臺,製造政府無能又不仁不義的爛象。鼓動學生造反中外皆然,不絕於耳。煽動青少年參政,使親子反目,則以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最爲慘烈。青少年學子反課綱運動迄今雖已撼動社會,政治成果並不顯著,主謀者恐怕不會如此干休。果不其然,8月3日民運專家姚立明與特定人士終於出櫃,渲染林冠華之死,公開宣稱將全力投入反課綱學運,使抗爭升級。慘矣哉,在新世紀文明的今天,竟然還有人繼續不斷地對臺灣青少年學子下手!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思想可以無限大--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