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花大錢爲何都沒用?水利署:還是有效

▲花了大錢治水卻還是淹水,水利署說,還是有效,只是面對極端氣候雨量,需要多管齊下治水。(圖/記者德威翻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熱帶性低氣壓帶來豐沛雨量,大雨炸翻中南部,一度有1238處曾經淹水,28日上午還有2處等待抽水,不過西南氣流接力來,高雄地區再度積水。面對外界質疑過去花大錢治水卻沒有成效,水利署大喊冤枉,說過去治水有一定的成效,不過面對極端氣候的強降雨,需要好好思考治水的狀況

根據水利署統計,過去曾傳出積淹水的臺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共計1238處。截至28日中午,還有2處需要抽水機出動協助排除積水,不過大雨再來,積淹水地區恐會又增加。

水利署說,水利工程限度民衆希望「不淹水」,但實際上能做到的是「淹水而不受災」,這次臺灣降下的雨量跟日本關西大淹水相同,可是淹水面積上臺灣少很多。分析這次淹水的地區,大多是過去地層下陷區域,過去已經提高水利工程保護標準,像是提防都已經加高。

至於後續的治水方式,水利署認爲,未來會強話都市排水系統,不過要做到那種程度,工程施作期間可能會影響到民衆交通,另外工程費用也會因提高工程,政府要考慮能負擔的程度。水利署補充,未來治水要多管齊下,要從國土規畫都市計劃是着手,要讓土地有蓄洪能力民間開發者也要負擔防洪責任

▼花了大錢治水卻還是淹水,水利署說,還是有效,只是面對極端氣候的雨量,需要多管齊下治水。(圖/記者林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