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出院不是末日 臺大雲醫攜手長照機構作爲中途之家

臺大雲林分院去年起推動「橘色通關計劃」,攜手該院護理之家、林內同仁仁愛之家安置中重度中風患者,七成有明顯改善與恢復。(周麗蘭攝)

臺大雲林分院護理之家幫助中風患者復能的成功案例之一。(周麗蘭攝)

臺大雲林分院爲照顧神經疾患者開辦照服員精進課程

許多中風患者就醫的進步停留在出院時,健康一路向下,爲讓病患恢復生活能力,減少家人的徬徨,臺大雲林分院去年起推動「橘色通關計劃」,攜手該院護理之家、林內同仁仁愛之家安置中重度腦中風患者,以3個月爲期,幫助他們生活復能,七成有明顯改善與恢復。

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說,中風病患出院後的照顧服務,隨失能程度家庭資源不同,需求差異大,該院復健師、營養師社工藥師組成出院準備團隊,去年十一月起試辦「橘色通關計劃」,使病人出院後積極復能,也減輕家屬負擔。橘色,象徵晚霞光輝

臺大雲林分院護理之家及林內同仁仁愛之家一年來共協助60名中風或意外導致失能的中重度個案,接軌出院後的照顧3個月,七成有明顯功能恢復。以臺大雲林分院護理之家爲例,吞嚥改善者75%、移除鼻胃管者42%、移除尿管者33%。

神經醫學中心醫師聖哲指出,中風患者三分之一是輕度,三分之二是中重度失能,如果沒有適時復能會造成長期臥牀、功能持續惡化。

周聖哲說,「出院」對病人是喜悅的,對家屬來說是一段長期抗戰的開始,很多病患的進步停留在出院一刻,現今中風年齡下降,更需要類似中途之家的復能機構

一名76歲阿公今年六月中風造成單側乏力,生活無法自理,他出院時啓動「橘色通關計劃」,轉銜至林內同仁仁愛之家進行復能訓練,每週一至兩次到醫院復健,目前已經返家,可以拿單拐行走。

臺大雲林分院護理之家照護費用每月3.2萬至3.8萬不等,同仁仁愛之家2.5萬至2.9萬不等,耗材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