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閒城市——貴州畢節地區

畢節地區位於貴州省的西北部,東鄰省會貴陽和遵義市,南接安順地區和六盤水市,西與雲南交界,北與四川接壤,有着較好的區位優勢;是一個資源富集的山區,境內山巒起伏,河流縱橫,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和旅遊資源。目前,全區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的開發尚處於起步階段;在全區268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漢、彝 、苗、回、仡佬、白族等三十多個民族共670多萬人

畢節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風古樸。夏爲梁州獻域,殷周至元朝,屬古夜郎羅施等國,明隸屬貴州布政司水西宣慰司,解放後設畢節專員公署。有奢香博物館、可樂遺址(夜郎古都)、彝族大屯土司莊園、黔西觀音洞遺址(舊石器時代)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史前文物和建築羣,展示着古人類的歷史遺蹤、夜郎古國的神秘、水西文化的燦爛。有勇開九驛的明初彝族女傑奢香、報國愛民的清代重臣丁寶楨李世傑。多彩的民族服飾,原生態的民間音樂,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彰顯出民族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

旅遊觀光

畢節涌現出一批旅遊景點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著名景點包括翠屏旭日、東壁朝霞響水轟雷、豐落秋成雙峰脫穎、南山雨霽、龍潭夜月、靈峰仙境南橋虹霓那魯洞天天河樂園五龍翡翠陵園勝地百花紅跡陽山松濤北鎮雄關

原畢節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良好,被譽爲“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館”。這裡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清涼世界;這裡有神奇秀麗的奇山、秀水、飛瀑、溶洞;這裡是紅軍長征譜寫壯麗史詩的革命老區;這裡有淳樸濃郁的彝族、苗族風情。旅遊、避暑、休閒、度假,這裡是最佳勝地。   畢節市區古存“老八景”:翠屏旭日、東壁朝霞、響水轟雷、豐落秋成、雙峰脫穎、南山雨霽、龍潭夜月、靈峰仙境;今建“新八景”:南橋虹霓、那魯洞天、天河樂園、五龍翡翠、陵園勝地、百花紅跡、陽山松濤、北鎮雄關。

市區大衆國際酒店、畢節大酒店騰龍凱悅酒店、天工大酒店、洪山賓館、洪南大酒店等,均爲集住宿、餐飲、娛樂、購物、停車爲一體的星級旅遊飯店;杜鵑、多彩、職工等旅行社,承接組織、招徠、接待海外及國內各種旅遊性質的旅遊團體、散客服務、票務服務及代訂房、餐、車等業務。

風土人情

畢節地區是個多民族雜居地區,居住着漢、彝、苗、回、白、布依、仡佬等30多個民族,有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77個民族鄉,使畢節地區風土人情多彩多樣,民俗民風絢麗多姿。

古老獨特的民族禮俗,構成畢節人熱情,禮貌,尊老愛幼,團結友愛的傳統風尚,別具情趣的彝族迎親,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蘭",彝、苗喪葬習俗,布衣婚俗等獨具一格。

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彝族火把節"、"彝族年"、"苗族跳花節"、"布衣族的六月六節"等。五彩繽紛的民族歌舞,以漢、彝、苗、回、布依、白、仡佬等7個民族歌舞爲一體的 <<烏蒙歡歌>>享譽國內外,先後出訪北歐、加拿大等國,並多次榮獲全國全省民族歌舞大賽一等獎,成爲北京中華民族園,雲南民族文化村等旅遊景區的主要歌舞之一。苗族"滾山珠"先後出訪北歐等國並在國際,全國,省大獎賽上一舉奪魁。

別具風格的民族建築以大屯彝族土司莊園,奢香博物館等兩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爲代表積澱了很深的民族建築文化底蘊。以及彝族的"土掌房"、"象祠"遺址等形成畢節民族建築的特定體系。

古老獨特的民族戲曲樂器,以彝族的“攝泰吉”、“月琴”、“口弦”,苗族的蘆笙、三眼簫、四眼簫,布依族的牛角二胡爲代表,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的智慧和結晶。

民族古籍文化是畢節享譽全國的一個亮點。<<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錄>>、 <<遷徙歌>>等70多部3000多萬字出版發行,引起了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使畢節成爲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院學生實習基地之一。

古樸典雅的民族工藝以彝族剪紙,苗族蠟染,制繡爲代表,別巨匠心。風味獨特的民族食品以彝族的“咂西”、“水花酒”、“雞八桂”、“陀陀肉”苗族的“餈粑”回族的“牛乾巴”爲代表,工藝獨特,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