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臺美關係天花板難突破

中時社論

「拜習會」後,美、中有意共同釋放石油戰略儲備,抑制油價飆漲,彰顯在共同利益驅使下,雙方逐漸脫離「終極對抗」思維。在政治光譜另一端,中共試圖將兩岸關係抽離出美中臺三邊關係,在美中關係逐漸緩和的同時,對臺灣手段卻更見強硬。在此同時,臺灣高度期待的「民主峰會」,最後只能由位階不高、代表性模糊的科技政委唐鳳及駐美代表蕭美琴出席,驗證了在美國外交決策中,臺灣的邊際效應快速萎縮中。

民主峰會 臺灣矮化

拜習首度視訊峰會當天上午,拜登總統在白宮簽署了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以壯聲勢。但實際上,拜登深受通膨失控、油價飆漲困擾,需要中國大陸配合因應。根據《南華早報》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大陸外長王毅在拜習會前的通話中,就提出希望中方能釋出戰備石油,化解油價壓力,雙方在峰會後發佈的聲明間接證實,兩國元首深入討論了石油等能源議題。

根據中方發佈的新聞,習近平在會中強調兩國應倡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全球能源安全,加強天然氣和新能源領域合作。白宮的聲明則說明,他們討論了採取措施因應全球能源供應的重要性。

會後拜登宣佈美國將釋放5000萬桶戰略儲備石油,同時呼籲主要石油進口國同步實施,對象包括中國、印度、日本、南韓及英國等。大陸並未正面迴應白宮的請求,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宣佈準備釋放儲備原油,顯示拜登的「石油外交」發揮成效。原因在於抑制油價、穩定通膨是主要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也應證了美中競爭中存在「正和博弈」。

同樣地,衛生安全及氣候變遷等跨國威脅是美中合作的更重要層面,雖然習近平沒有出席10月底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而飽受批評,但美、中在會議閉幕前公佈的《中美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被認爲是雙方暫時放下對抗心態,在氣候議題上達成共識的重要一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拜習會後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是國際體系的一個因素,不會消失,而美國在印太地區也不會消失,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處理這個事實。」拜習會確定了美中共存的共識,氣候變遷及能源證明了美中確實有共同利益,兩國外交也有合作空間。

抗中保臺 如義和團

美中在中共的人權、臺灣問題、南海擴張領土等議題本質上仍是零和關係,在拜習會中,雙方針對臺灣問題針鋒相對,並各自畫下紅線,但在實務上,雙方仍保持了模糊空間,在不超越紅線的情況下,避免因臺灣問題影響美中整體關係。

拜登去年在競選期間就宣佈將舉行民主峰會,布林肯3月在國會聽證會也承諾邀請臺灣參與,他更於10月26日發表「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聲明,臺灣內部瀰漫蔡英文總統將親自出席,創造空前外交突破的樂觀心態。美國國務院日前發佈的受邀名單中確實有臺灣,但民進黨政府宣佈的與會者卻是沒有國家主權象徵意義、也不具民主代表性的唐鳳與蕭美琴,國人大失所望。

首屆線上領袖民主峰會邀請110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公民社會及民間部門領袖,聚焦「對抗威權」、「打擊貪腐」及「促進對人權尊重」三大主題。無論從民主理念、外交及國內政治考量,拜登政府都必須邀請臺灣與會,否則將招致國內外強烈反彈,真正關鍵在於臺灣受邀者的身分與地位。國務院在官網小心翼翼使用「受邀參與者」名單,而非受邀國家名單,意在彰顯「一中政策」,避免中共可能的激烈反應影響美中關係。

可預見的是,各國出席代表將是以國家領袖爲主,臺灣代表既非元首、行政首長,也不是外交部長,在如此重要的國際場域,臺灣代表的「不對等」身分等同「自我矮化」或「被矮化」;這也再度證明,在美國一中政策下,美臺關係仍有無法突破的天花板。

無論從傳統地緣政治、整建新世界秩序、美中國家利益等層面,美中結構性競爭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轉變,但雙方積極避免零和博弈的「新冷戰」,尋求合作機會,只有臺灣仍如義和團般,一味迷信反中可以保臺。